从人格看民事主体和意志的关系

时间:2022-09-28 04:40:29

从人格看民事主体和意志的关系

【摘要】从人格的发展历史来看,民事主体资格的判断是逐渐发展的,独立意志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是理论发展到今天,民事主体与人格,人身与意志之间的关系仍有些混乱,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也有些模糊。法学的基础在于人格。本人从人格入手,分析了民事主体和人格、人格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人格的本质是意志的存在资格,人格的背后是意志。

【关键词】民事主体 意志 人格

【中图分类号】DF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34-02

在现有教科书著中一般将民事主体资格概念视为是有具体内容的。比如,有这样的观点:“自然人是生命体,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范围较广,即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与自然人生命密不可分的人身权,如生命健康权、肖像权。而法人是组织体,不享有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生命健康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内容”[1]。这种看法及观点说明,在理论上人们习惯将民事主体权利能力视为是有具体内容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权利能力是指享有权利义务的能力,由于民事主体在法律上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不同,所以,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各自具有不同内容。这种不同是以权利义务范围(法人是依其经营范围)为基础的,因此,民事主体资格是具体意义而非抽象意义的。这种观点在先生的《中国民法总论》也可以找到。民事主体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下文中将进行讨论。

1 人格的历史发展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最早出现于希腊语中,表示“移近”、“置换”;在拉丁语中是Persona,表示“面具”、“伪装”,同戏剧角色有关。古希腊哲学缺乏对个体人格的清醒认识,其中没有关于个体的鲜明思想,这一症结出在斯多葛派,所以希腊语的“人格”与其现代涵义没有关联。拉丁语的persona经长期演变失去戏剧角色的含义,从古罗马哲学家波伊细阿斯起,经中世纪经院哲学,其词意逐渐确定为“人格”,即表示理性的、个别(体)的生存[2]。

对于法律上的“人格”概念,有学者认为其具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人格指具有法律地位的权利主体,即人格为“主体”的同义语;其二,人格为作为权利主体法律资格的民事权利能力,即人格为“权利能力”的同义语;其三,人格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如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尊严、名誉等,即人格为“人格利益”的同义语3。但是,法律上所谓“人格”不仅是一个私法上的概念,还具有公法上的意义,如宪法意义上规定的“人格”。但在私法领域只能有两种含义:一是抽象的人格,指权利主体的法律资格,可与民事主体替代;二是指具体的人格,主要是人格权的客体,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隐私、等。因此,对于民事主体与人格的关系而言,二者只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可替代。人格并非简单的人的资格,下文还将对人格的本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权利主体是相对于权利客体的概念。离开了权利客体的概念,权利主体的概念是难以阐明的。主客体是一对矛盾,各以对方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指能动的一方,即主动的作用者。主体的特征就是能动性,主体就是能动者。客体指被动的一方,即主动作用的对象。客体的特征就是被动性,客体性就是被动性,客体就是被动者。能动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4]。

2 独立意志是民事主体资格判断的标准

民事主体范围确认经历了从非全部的自然人(不含奴隶、女性等),到全部自然人再到法人和自然人并存,又有民事第三主体――非法人团体的出现。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说明了民事主体范围的逐渐扩大。同时也说明:法律对社会上活动实体的主体承认是有条件的、逐步扩大的,而不是漫无目的的任意设计。现代法律对自然人的主体地位的确定,没有什么争论,现在在理论界分歧较大的是非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判断标准问题。非自然人主体要被确立为民事主体,应具备独立的意志,可供其支配的财产和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首先,只有具有独立意志,才能成为其他主体的一个具体的交易对象,才能与其他主体发生意志交流,安排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的地位是法律赋予的,而权利能力或人格也是法律赋予的,大多数民法典是通过赋予社会存在的权利能力或人格来赋予其民事主体地位的。法律赋予社会存在的民事主体的标准及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法律赋予了社会存在以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吗?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本身并不能说明法律赋予社会存在的民事主体地位的标准及原因。而且,法律赋予社会存在的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的原因及标准又是什么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才是民事主体的真正的判断标准。而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只是对民事主体的真正的判断标准的抽象概括,目的是使社会存在有资格参与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中去。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只具有抽象意义,而不是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在大陆法系国家,从法律部门划分意义上,主体被分为公法上的主体和私法上的主体。公法上的主体,主要是指调整不平权关系的法律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作为特定法律关系的参与者的国家、政府、政府的相关机关以及其他行为人;私法上的主体,主要是指调整平权关系的法律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作为特定法律关系参与者的个人和组织。私法上的主体,在广义上,被统称为民事主体,它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法上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样,在国家或政府参与平权交易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

对于自然人这样一种社会存在,法律确认其为民事主体的实质标准应为“人”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法律都应当然的赋予其民事主体资格。而对于非自然人的社会存在,民事主体的判断的实质标准应为具有独立的意志和拥有可支配的财产并可成为财产的载体。其中,独立的意志,是非自然人的社会存在被确认为民事主体的首要条件。独立的意志是民事主体的区分、独立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意志,则民事主体不能成为主体。只有具有独立意志,才能成为其他主体的一个具体的交易对象,才能与其他主体发生意志交流,安排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建立民事法律关系。而拥有可支配的财产并可成为财产的载体,说明有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能力,法律确认其为民事主体,是为了能够对其加以引导,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主体性,促进财产和经济的交流,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3 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关系

社会表现为人的集合,本质上是意志的集合。意志是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实现依赖于利用可支配的稀缺资源。在社会产生剩余劳动以前,各意志的实现资格是平等的,社会无须规定可支配稀缺资源的归属。社会产生剩余劳动后,占有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社会通过法律,规定了可支配稀缺资源的归属,以定分止争。对稀缺资源享有支配资格者即法律上的主体。被支配之稀缺资源即法律上的客体。未规定归属之可支配稀缺资源,即民法中的无主财产,除法律专门规定外,一般适用民法先占原则。

法律上的支配,指自主作用,即主体可在客体上实现自己的意志,或者说,主体的意志可在客体上实现自己。所谓主体支配客体,其实是主体的意志支配客体。在法理上,欠缺行为能力人以监护人的意志为其意志。主体的意志是通过行为支配客体的。行为是意志的表现,是主观见诸客观的过程,需要特定的承担物。行为的承担物存在于意志之外,是意志的“表现介质”,必须受主体意志的支配,不能受其他主体的支配,否则主体的意志无法表现为行为,也就无法支配自己的客体,不成为主体的意志。主体即由意志及其“表现介质”构成。这是主体的结构。民法中的“人身”范畴,其实就是指主体的“表现介质”。意志是主体的核心和灵魂。人身是主体意志的载体,主体的存在形式。对主体而言,人身具有固有性和专属性。所谓固有性,即与特定主体同始终。所谓专属性,即只能由该主体支配。民法中所谓的人身属性,就是相对于特定主体的固有性和专属性。

主体的身份指主体的某种地位,其实是具体主体因身份根据的专属性归属而与其他主体发生的关系。这一地位属主体意志的“表现介质”,是主体的特殊人身要素,是主体人身的组成部分。主体的身份根据是主体发生身份关系的根据,即主体特定化的根据,可分为相对性身份根据和绝对性身份根据。前者发生相对身份权,如配偶权、亲权、亲属权,身份根据是专属性的特定行为,属人身范畴;后者发生绝对身份权,如荣誉权,其身份根据为荣誉[5]。

4 人格的本质

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脱离了动物界。所谓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区别于动物的资格。人有意识,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证明自己有意识的资格。人的个体只有将自己的意识表现于外,才能证明自己的意识的存在。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表现自己的意识的资格。人的个体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意识的,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的行为资格。行为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实践意志的过程。行为资格就是意志的实践资格。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实践自己的意志的资格。

人的个体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或行为,让他人知晓自己的意志,而不实施实现意志的进一步行为,固然是一种实践活动;人的个体在让他人知晓自己的意志后,实施实现意志的进一步行为,乃至实现意志,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两者存在根本的区别:前者仅仅是表示意志,后者则是实现意志。作为人的资格的实践意志的资格,是人的个体证明自己有意识的资格,因此是表示意志的资格,不是实现意志的资格。

意志是意识的内容。各人的意志是各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独立的、自主的。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状态,所谓意志的独立,指这一决定是各人自己的决定。这意味着各人的意志只能由各人的大脑产生。人的个体可能同意其他个体的意志,但这一同意是该个体的大脑自己做出的。人的个体可能受其他个体的意志的影响,改变自己的原来的意志,但这一改变也是该个体的大脑自己做出的。人的个体可能屈服于他人的意志,虚伪地表示改变自己原来的意志。但“虚伪”意味着该个体实际上没有改变自己的大脑所产生的意志,而虚伪改变的决定也是由该个体的大脑自己做出的。总之,任何意志都是独立形成的,他人无法直接支配其过程。意志的独立是意志的本质特征,不独立不成其为意志。

既然意志是独立的,自主的,一个具体意志,他人允许它存在,它固然存在;他人不允许它存在,只要产生它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存在,只要它不愿意改变自身,它仍然存在。因此,意志本来无所谓允许存在的问题。然而,法学讨论的意志应该是实践性意志。实践性意志是准备付诸实践的意志。如果不允许一个实践性意志实践(不是实现)自身,实际上意味着不允许该意志存在。打个比方:蚕蛾长成后,必须到茧外产卵。这也是它的生命的意义。如果不允许蚕蛾破茧而出,等于不允许它生存。所以,意志的实践资格就是意志的存在资格,或者说形成资格。非实践性意志不存在实践自身的问题,无所谓实践资格,也无所谓存在资格。需要考虑其实践资格和存在资格的意志,必然是实践性意志。

因此,所谓人的资格,应该是人的个体实践(不是实现)或形成自己的意志的资格。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是因为有人格,但说到底是因为有意志。意志是主体的核心,主体的灵魂。主体资格就是意志资格,即实践或形成自己的意志的资格。这就是人的资格。所以,人格就是人的资格。两千年来,人格一直被视为人的资格,但没有得到证明。在弄清楚什么是人的资格以前,这个问题是无法证明的。人格表面上是主体的社会身份,其实是意志的社会身份。法律上的人格其实是意志的法律身份。人格的本质就是意志的存在资格。

法律是行为规范,行为是意志的外在表现,但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科学,法学的逻辑体系的元点不是意志,而是人格。人格的本质是意志的存在资格,人格的背后是意志。但一般的意志概念是哲学范畴,心理学范畴,不是法学范畴。法学不研究意志的本质,意志的发生机制,意志的心理特征等,法学研究意志的存在资格。法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必须享有法律上的人格。这意味着法学的逻辑体系的全部范畴,必须由人格概念所直接或间接派生。本来,意志是人格的根据,人格为意志所派生,但在法学中,人格成了意志的根据,意志为人格所派生。只有为人格所派生的意志,才能成为法学范畴。因此,只有从人格概念出发,才能理解法学中的意志,揭示法律的本质。法律的宗旨实际上是确认或否认人格,人格又是法学的逻辑归宿。虽然本文主要分析民事主体,但是毫无疑问人格是法学研究的核心,也是法哲学研究的核心。法学表现为权利学,本质上是人格学。法哲学表现为权利哲学,本质上是人格哲学[6]。

参考文献

[1] 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2]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3] 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4] 李锡鹤.民法基本理论若干问题.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5] 李锡鹤.民法学应有“准人身”概念.载.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6] 李锡鹤.论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载.思想战线,2005年03期.

上一篇: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下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圆形机械零件尺寸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