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文化风俗的差异

时间:2022-09-28 04:17:50

浅析中西方文化风俗的差异

摘 要: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至今人们对文化概念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的主题是要浅析中西方文化风俗的差异,笔者决定从节日习俗和婚礼仪式两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习俗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 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人类是从“类人猿”的人类始祖进化而来的,在最初,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区别,都要进行采集、狩猎劳动,在山体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中西方的原始人类并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中西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差异,绝非是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产生的,而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受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1.中国:农业文明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走上农业生产的道路。粮食作物成为了维系人们生存的主要食物,农业被视为“本业”、“主业”。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强、作物生长规律性强、易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和劳动地点固定这四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农业民族所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文化特征都深受农业生产特点的影响。由此中华民族养成了善于总结经验、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质。

2.西方:畜牧业文明

畜牧业是欧洲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对西方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

和农业相比,畜牧业有受季节或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在物质、精神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由于畜牧业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和束缚相对较小的原因,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冒险精神、自我中心意识等等,形成了和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中西方节日习俗比较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中西方节日文化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

从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节日习俗的起源与目的不同。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祭祀与神灵信仰等,主要目的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而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虽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许多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

我们以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为例,看看中西方节庆习俗的差异。

1.中国的春节习俗

第一,春节的色彩。红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花,一派喜庆和欢乐的景象。这一天,连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们也穿上传统的红色唐装,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第二,除夕年夜饭。中国人的习俗是除夕夜包饺子,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第三,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吃年夜饭之外就是守岁。近些年来人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播放到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午夜12点的钟声一响,外边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烟花闪闪耀眼,火树银花,把大年夜带入除旧布新的雄壮气势中。大家欢呼雀跃着:“新年好,新年到了!”家家电话声不断,互相祝福。

第四,压岁钱。中国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除夕晚上或大年的早上做长辈的要给自己的儿孙们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之类的祝福。初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带上新帽,高高兴兴地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面前磕头拜年,然后揣着长辈们给的崭新钞票,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2.西方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在其节日习俗中除了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还有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和圣诞宴会。

第一,圣诞老人。欧洲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人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人睡前都把袜子放在壁炉旁或床头,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

第二,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采用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小圆球,绚丽多彩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人的道路。

第三,圣诞礼物。圣诞节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非常流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大人和小孩在圣诞期间都能收到圣诞礼物,常见的是同事及朋友之间互相赠寄的圣诞卡片。

第四,圣诞宴会。圣诞大餐包括作为主菜的家禽(如鸡、鸭、火鸡等),以及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甜点通常是水果饼、干果布丁或百果馅饼和冰淇淋。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都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稣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的圣诞树唱歌跳舞。

三、结语

节庆习俗和婚礼习俗只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小方面,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要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地随着交流与交往传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些文化所蕴含的观念、意识逐渐深入人们的头脑。这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今天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和要素,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毅(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85-298

[2]李军、朱筱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9

[3]吕钱钱.浅析中西方传统婚礼习俗中体现的文化差异[J].中国外资,2012(2).

[4]杨根培.春节与圣诞节中的中西方文化习俗[J].长沙航空技术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英、美、加高校经费运作 下一篇: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活力新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