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玉米生产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时间:2022-09-28 04:01:23

通辽市玉米生产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摘要:玉米生产在通辽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也存在玉米种子市场不规范、防灾抗灾能力低、机械化水平低、平均单产低、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通辽市阿贵嘎查为例,分析了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通辽市 玉米生产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增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通辽市玉米种子市场、防灾减灾能力和生产机械化角度着重分析玉米生产问题,揭示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提出玉米生产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通辽市玉米生产概况

(一)通辽市玉米生产概况

通辽市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其余土壤主要有风沙土、灰色草甸土等十个种类,以风沙土为主,占总面积的43.5%。通辽市的气候特征为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5℃,年均降水量为550-600mm。

通辽市地处“中国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玉米是通辽市的重要粮食作物,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1003万亩,产量达到436万吨,占全市粮食产量的84%,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辽市目前玉米加工企业有200多家,以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等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加工成饲料、淀粉、酒精、味精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450万吨左右。通辽市玉米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新开河两岸冲击平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推广及普及,通辽市的玉米产量稳步提高,实现了玉米总产量的“九连增”。

(二)通辽市玉米生产发展历程

下面是2003—2012年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曲线图。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3-2012年》。

据以上图形可看出,2003-2012年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呈上涨趋势,2012年玉米总产量达到502万吨,比2003年增加225.9万吨,增幅81.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扩大的趋势,2010的粮食播种面积比2009年减少126万亩,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608万吨,比2003年增加266.27万吨,增幅77.9%。2003-2012年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平均占有83.69%。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的原因有,政府补贴力度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广新品种、施用新技术提高了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技术为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也为抗灾夺丰收提供了保障,玉米深加工企业快速崛起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动力,玉米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了玉米单产、农民生产种植的积极性。

二、通辽市科左后旗阿贵嘎查玉米生产现状

科左后旗位于通辽市东南部,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耕地面积约27.2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20.3万公顷,占全旗播种面积的74.6%。

阿贵嘎查是科左后旗的主要玉米产区,年生产量平均330万斤,该嘎查总面积约为6.1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3760亩,玉米亩产量500-1000斤。一共有107户,总人口有34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17人。每户种植面积有30-55亩不等,其中约90%种植玉米,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政策方面

通辽市阿贵嘎查有关农业方面的补贴政策有粮食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粮食种子补贴、灌水补贴、退牧还草补贴以及牧草补贴等等。具体如下,粮食补贴一亩55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为20%-30%、粮食种子补贴一亩10元、灌水补贴一亩10元、退牧还草一亩1-5元、牧草补贴一亩10元。

(二)生产状况

通辽市阿贵嘎查玉米种植面积为3270亩,每户平均45亩,一亩总投入平均168元,一亩平均单产780斤,按今年玉米价格计算,农户种植玉米一亩地净收入大约657元。当地农民在选购种子和化肥时候通常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或者根据经销商的引导来进行选择,但由于玉米种子市场并未真正形成,玉米种子经销商不具备专业知识,在不了解农户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农户盲目引导,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的稳定性。甚至有的地域由于连年只播种同一品种的玉米,使用同一款化肥而出现了产量下降的情况。同时,由于没有科学种植,不计投入产出,不计劳动力价值,管理低下也是导致产量不稳定,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较低,春旱影响播种,伏旱、秋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例如2009年的旱灾和2012年的虫灾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玉米产量的稳定性。

(三)市场方面

通辽市阿贵嘎查玉米生产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商品粮,二是留作家用。阿贵嘎查农户生产的玉米大约75%作为商品粮送往玉米加工厂,25%留作家用,包括牲畜食用等。通辽市主要玉米加工厂有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岳泰公司、贸源玉米深加工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淀粉、味精、酒精、冰醋酸、饲料等产品。

(四)基础设施方面

当地没有相应的存储设施,水路、农道、基础设施薄弱。调查发现,目前有机井54眼,只有23%的农户在使用,52%的农户即使有机井也从来未使用过,有28%的农户认为灌溉成本较高;在建设水路、农道、仓储设备方面,只有7%的人有意向,但均认为成本过高。

(五)农业机械方面

阿贵嘎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在翻地、播种、打农药方面实行机械化。据调查,目前有玉米播种机78台、旋耕机36台、小型拖拉机83辆、施肥机械47台、玉米收获机0辆。调查发现,有76%的农民觉得当前农业机具价格较贵,有购买联合收获机意愿,目前,阿贵嘎查玉米机械化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但与玉米全程机械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通辽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玉米种子市场不规范

由于真正意义上的种子市场尚未形成,导致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种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种子的生产和销售是在不同时期进行的,所以存在着相当大的盲目性和零散性。据调查,目前通辽市种子市场上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的单位有几十家,经销的玉米品种多达几十个,各个品种的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产量、抗性等良莠不齐、特性各异。对于不同品种的种子的特征特性、适宜区域、种植技术等信息,大多数农民还不十分了解, 仅凭种子零售商的介绍和自己的经验来选择,并且种子经营者不具备种子方面的专业知识,盲目引导,导致市场上玉米品种多、乱、杂的局面。

(二)防灾抗灾能力低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为了扶持三农,资助建设了不少基础设施,但并未全面普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薄弱。通辽地区降雨不均,且雨量不充沛,如果不进行灌溉,玉米产量和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只有23%的农户在使用机井进行灌溉。玉米褐斑病、茎腐病、灯蛾、黑粉病、大斑病等病虫害,干旱、水灾、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导致玉米产量的不稳定。当地也没有相应的仓储、烘干设备,每年春天天气转暖或者水分高时,就算玉米价格低廉,农户迫不得已也只能卖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收入。通辽地区地处西辽河平原,水浇地主要靠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由于灌溉条件简陋,遇到干旱年时,增大了地下水的超采强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灌水用量,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通辽地区能否实现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机械化水平不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实施,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大大增加了农民购置农业机具的积极性,也推进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据调查,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械耕整地水平最高,机收水平最低。其主要限制因素为:第一,农民购买能力低、利润低、资本回收期长。根据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补贴20%-30%,30马力以上的补贴30%,收割机补贴50%。全套收割机价格大概34万元,国家补贴17万元,现行机收价格为一亩80元,平均一天收割200亩。通辽市玉米适宜收获期只有短短的20多天,并且一年中玉米适宜收获期都集中在这段时间,收割机不适合进行跨区作业,所以成本回收期均在6年以上。第二,种植规模小,土地零散,不适合机械作业,这也给全面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带来了阻碍。

四、促进通辽市玉米生产增收的对策

(一)规范玉米种子市场

针对玉米种子市场出现的品种多、乱、杂的局面,政府应该进一步规范玉米种子市场。各地种子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种子生产经营环节的各类违法行为。通辽市应根据玉米生产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建设规划种子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成为一体,进行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二)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设水路、农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对稳定提高通辽市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增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抗灾能力;二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做好应急预案,及时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加强抗灾能力,抓好灾后生产恢复。

(三)提高机械化水平

目前,玉米生产在机械化应用方面大多限于整地、播种、脱粒等环节,对于机收环节相对薄弱。通辽市科左后旗多数地区比较适合推广2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这种机具价格相对便宜,能够2-3年内回收资金,适合广大农民的购买能力,也适合现代农民土地规模小、分散性广的特点。也可建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民可以集资购买大型农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劳作时间,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五、结 语

通辽市玉米生产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产量取得了“九连增”,其中玉米产量占到80%以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玉米产业是通辽市的优势产业,也是主导产业,研究玉米生产增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玉米种子市场、防灾减灾能力和生产机械化角度着手研究玉米生产问题,并从规范玉米种子市场、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和大力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来提出相应对策。通辽市的玉米生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不断提高单产,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军,文定军等.宝鸡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J].中国种业,2012(6).

[2]刘明杰. 镇沅县古城乡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J].现代农业科技,2012(5).

[3]武向良、朱玉成等.内蒙古玉米产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展望 [J].农业展望,2009(12).

[4]刘金昌,和盛. 丽江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农技服 务,2012(29).

[5]崔书会.唐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存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 业科技通讯,2011(6).

[6]任延冬,周静.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 业经济,2006(27).

上一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和推进过程 下一篇:现阶段中国移动内蒙古分公司市场竞争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