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数学多媒体教学

时间:2022-09-28 03:51:01

新形势下的数学多媒体教学

这学期,我校每间教室都更新配备了多媒体,老师和学生都欢欣鼓舞。多媒体的参与使数学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下面针对新形势下的数学多媒体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数学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许多教师都对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抽象思维很强问题时感到教起来很困难,使许多的知识难于进入课堂。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计算机绘制生动、形象的图形,使学生对直观图形有了透彻的观察。

2.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多媒体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虽然多媒体的应用有以上诸多的积极因素,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使用多少种媒体,运用怎样的工具和手段,都只有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否则都有可能走入误区。其主要表现为:

1.将多媒体“黑板化”,认为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越多越好。很多教师为迎合当今教育改革中鼓励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潮流,凡课必用,整节课就是把电脑当作黑板、幻灯、投影使用。看似提高了效率,其实耽误了时间。

2.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3.喧宾夺主,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全面组合,把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成了教学目的。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它主要是刺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但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这样的课堂就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几何画板》软件是当然的首选。教师只要在开始的时候利用几节课教会学生使用《几何画板》的基本功能和数学内涵,上数学课(特别是几何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习惯培养 下一篇:如何引领幼儿走进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