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饰面砖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28 03:31:12

浅析住宅饰面砖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 要]外墙渗漏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顽症。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渗漏现象也并非不可避免。笔者现将某小区外墙防渗漏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分阶段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住宅工程 外墙 渗漏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54-01

一、外墙渗漏原因分析

引起住宅楼外墙渗漏因素颇多,但就整个施工过程来说,不外乎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两个关键阶段。笔者曾对两个阶段内易被忽视的细节进行了剖析,现一一简述如下。

1.主体施工阶段

1.1竖向砼结构(如:栏板、竖板、女儿墙等部位)砼振捣不密实,存在蜂窝、孔洞;混凝土浇筑前未将底部残渣清除干净,采用木条作为限位。

1.2在主体砼结构施工期间,墙体拉结筋未按图纸设计要求留置或局部漏埋。

1.3框架间填充墙施工中,使用破损或者缺棱掉角较严重的砌块;砌体施工中底部残渣未清除干净;工人在施工中,砂浆拌制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干砖上墙,砂浆中的水分被吸收,造成砂浆与砌块分离产生裂缝。

1.4框架梁底与填充墙顶砌交接部位,因温度应力或者顶砌砂浆不饱满、顶砌未按规范要求(待底部完成7日后再砌),未采取补强措施。

2.装饰装修阶段

2.1外墙打底局部较厚,未分层;在打底前砖墙未提前浇水湿润,打底完成后粉刷层未及时养护。

2.2、饰面砖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印%以上);面砖勾缝水泥强度不够,勾缝不密实或龟裂;砖缝太小,勾缝工具无法将砂浆压实;勾缝不平整、光滑,缝凹陷太深,容易滞水。

2.3、楼层分层线采用密贴,造成擦缝不密实;分层线填缝未使用柔性材料,由于温差引起面砖拉(胀)裂而渗水。

2.4外窗框与墙体缝隙塞填不密实,外窗台面砖采用密贴施工,而且没有坡度,打胶不严密。

2.5穿墙管道预埋件不牢固,砂浆塞填之前未冲水湿润,或不密实管根处未留设凹缝并灌柔性胶密封。

二、防治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各条,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施工阶段

1.1竖向结构(如栏板、竖板、女儿墙等)模板安装时,严禁采用木条做为限位,须用对拉螺栓限位兼加固(ф8@500,板厚宽度处焊接30x 30钢板止水片)。竖向砼结构进行二次浇捣前,应先将原预留底部施工缝处残渣清理干净,然后铺撒1:2水泥砂浆一层(厚度5cm左右),作为结合层。混凝土必须按要求振捣密实。如有部分构件尺寸过窄或钢筋较密集处,可使用ф4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1.2墙体拉结筋必须在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到位。在砌体施工前应全面检查拉结筋的设置情况:若存在局部漏埋或长度不够,可采用钻孔后环氧树脂粘牢和电焊接长进行补救。

1.3砌体施工前,应先将底部残渣清理于净,并用水冲洗,同时砌块必须提前浇水湿润。施工中,尽量将破损或缺棱掉角较严重的砌块弃置不用。轻微缺棱掉角者可朝向室内一面砌筑,同时砌筑砂浆必须饱满,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水平灰缝砂浆要满铺,外侧竖缝应用抹子反复勾压塞填的方法,确保其饱满度、密实度。墙体暗管较密集处,待墙体砌筑后应在缝宽范围内沿竖向@600一道设置拉结筋。拉结筋每边人墙250,用胶合板封模后顶部留斜口,C20细石混凝土浇筑。顶砖最好采用实心标准砖砌筑,斜砌灰缝处必须反复塞填,直至达到密实。

1.4框架梁与砌体交接处,因材质不同膨胀系数不一致极易导致裂缝,故在此部位打底粉刷前应加钉200宽16#钢丝网片(10 x10网格)。

2.装饰装修阶段

2.1外墙打底粉刷之前,基层应提前浇水湿润。局部粉刷较厚部位(大于2cm)应分层打底(粉刷用砂宜选用中砂),并应确保冲筋最薄处不得低于lcm。对于梁、柱混凝土结构层,应先用聚合物砂浆(1:1水泥砂浆内掺3%的801胶水)进行“毛化”处理,使之“毛化”以增强粘结力,而后全面打底。

2.2外墙打底完成后应注意养护,为避免打底层砂浆因收缩而引起层面开裂或粉刷层不密实存在砂眼、气孔导致渗水。本工程在打底面满刮水泥膏(配合比为水泥:801胶水:水二1:1:2)一遍,用特制带齿状的铁抹子均匀刮抹在打底层面上。为了防止面砖粘贴时滑落、流坠,刮痕不宜竖向分布,而且做到均匀、力度一致。通过试水试验证明,此道工序的施工既经济又收到良好效果。

2.3面砖粘贴及勾缝是墙面防渗漏的关键工序,处于直接迎水面,是第一屏障。面砖施贴前,应浸水满透,砂浆饱满度必须达到80%以上。粘面平整不空鼓,不滑移,待粘贴紧密牢固后,砖缝里的余浆应及时清除。本工程勾缝砂浆用水泥选用江西产“万年青”牌P.032.5R普通水泥。砖缝宽以6―8mm,缝深以略低于面砖2―3mm为宜。勾缝时要不断填缝且用专用勾缝工具(ф5直径)来回拉动直至缝面满浆光滑、平整。这样可以减少滞水时间、滞水量。检查后,表面擦抹干净并及时浇水养护。

2.4楼层分层线面砖不宜密贴,擦缝不密实极易渗水。本工程采用6mm缝宽粘贴。分层线上下两条砖缝为2cm,其中一条砖缝采用耐侯高分子柔性材料嵌填处理。这样可以避免面砖拉(胀)裂而导致渗水。

2.5外窗是渗水的多发部位。在施工中只要注意以下几点,渗水现象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确保门窗安装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牢固程度。同时要待塞缝完成后才能拔去固定用木楔,避免因振动引起门窗框处砂浆空鼓、裂缝;、在外框收口粉刷时,应提前浇水湿润,以确保与基层能有很好的粘结。同时用木抹子来回搓动,直至密实平整。并且注意粉刷砂浆配合比,以保证其强度,外窗台饰面砖应采用6―8mm缝宽进行粘贴,且靠铝合金框边应留置5―7mm深的槽口,填嵌高分子高弹性密封材料。另外,窗台必须做到“外低内高”。高差以2cm为宜。而且外侧应做成不低于10%的坡度,以确保排水畅通,窗框与墙体间应采用柔性材料塞填(如泡沫剂),避免受温差及湿度影响而引起裂缝(见图1)。

2.6穿墙管道、临时脚手架孔洞等部位若处理不好也易造成渗水。因此穿墙管道安装须在墙面饰面之前,且要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和移位。抹灰之前先将孔洞内杂质清除干净,而后冲水湿润。再用c20细石混凝土或1:2水泥砂浆塞填必须饱满密实。穿墙管与外墙面交接处应留设15x25的凹槽,并嵌填耐候高弹性密封材料(见图2)。

为了检验外墙抗渗情况,在拆除外脚手架之前,可选用ф20水管(压力不小于3kPa)从建筑物顶部连续对外墙面淋水六小时,持续观察墙面及窗边是否有渗漏,湿渍。若出现渗水现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局部补救,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是一项工程量大、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而往往导致外墙渗漏的就是那些被忽视的施工细节。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须在整个施工中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好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查验收等重要关口,决不可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同时,落实工序交接班制度,依照规范规定要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

上一篇:物联网监测技术在G15W112边坡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