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英语课堂的“真”滋味

时间:2022-09-28 02:13:21

品味英语课堂的“真”滋味

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教学则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宽松和谐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使其充分地参与其中,并进行自我表达与个性展示,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情境化的交谈。而英语课堂上的交流,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在互相敷衍呢?一堂看似热闹的课,有多少提问是明知故问,有多少回答是敷衍了事?

在课堂中,我拒绝敷衍学生,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坐标,剖析教材,把所教的任务隐含在各个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并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充分保留英语的“真”滋味,让学生学得真实,用得自然。

一、“真”爱学生,让学生体验快乐

教师要把快乐带进英语课堂,营造愉快的语言范围,给学生提供模仿、体验、实践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活动中适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就拿最简单易操作的Guessing game来说,学生在说说猜猜中进行愉快的语言学习。他们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轻松的状态中,在猜猜玩玩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到英语教学的趣味。

我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欲和尝试。坚持以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课堂活动都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肯定他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一句真诚的肯定,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意和鼓励性评价,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逐渐消除了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树立了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教师还要善于以一颗宽容心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记得我的日语老师曾说过:要允许学生犯36次同样的错误!这句话对我影响至今。诚然,当学生反复犯错时,教师坚持宽容,正确,客观地对待他们的错误,他们绝对是不可能反复36次同样的错误的。只要在宽容和谐的课堂中,学生才有胆子,有兴趣大胆地发言,从而快乐地习得英语。

二、“真”析教材 让活动真实可行。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英语不同于科学或是历史,教材提供的课文,它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一个背景材料,而并不是无法逾越,不可改变的千古真理。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有剖析教材,重组教材的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读,设问,对话,交流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语言,从而从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再外化为一种交流的能力。

加强对英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也是必要的。拿6A Unit 6 Holidays举例,该单元涉及中西方节日,有学生较熟悉的Children's Day、Christmas、May Day、Spring Festival等,也有较为陌生的,如Easter,学生只是对节日的日期和相关的活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让他们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我让他们课前搜集节日的由来和相关风俗,对节日作进一步的了解,使他们在学习对话前就产生一种希望交流的愿望。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My favorite holiday话题简述、写作教学作铺垫,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真实交流,让对话和谐自然

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为此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话时也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如教学6B Unit 1 Who is younger,由于教材是围绕谈论个体的高矮胖瘦展开对话的。考虑到这个年纪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好轻松的对话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我就拿自己做示范:“Who is older, you or me?”学生们很是得意地回答:“You are older!”我故作伤心状,再问:“Who is fatter, … or me?”特地挑了个最苗条的学生,结果当然又是我!然后再让学生互相对比,对话就轻松而自然了。

再比如,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时,由于生活中如果真正要达到问清路线的目的,单靠教材中几个句型:“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Go along … and turn left/right at the … crossing.”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此基础上,我又创设不同的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如问路有不同的句子:“Where's the …?How can I get to the …?”回答也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不同的:方便乘车的要说:“You can take bus No. … and get off at the … stop.”路线复杂的直接可以说:“It's near the …. It's on … Street/Road. You can take a taxi!”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用所学的英语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坚持创设真实的对话情境和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在真实生活中的作用,真实的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意愿,才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我们应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的观念诚心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观,仔细品味英语课堂地“真”滋味,让英语课堂充满交际活力,成为学生的家园。

上一篇:立足实际 创新管理 努力促进横店镇学前教育的... 下一篇:把握学段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