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01:37:39

关于杭州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当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 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 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杭州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旅游循环经济概述

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包含着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种新型技术支持下,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所谓“3R”原则,在各产业内部和各产业之间形成多产业链、多闭合循环路径,并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 告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在涉及环境、资源与社会的旅游循环经济系统中,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 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过程中,实现旅游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二、杭州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杭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为游客塑造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的依托。但是,旅游资源和环境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其自身的价值。这一特点从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循环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没有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就不可能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杭州旅游业解决生态脆弱和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不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圈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不容忽视。从2006-2010年,杭州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由102.02万人次增长到275.71万人次,年均增长10.9%;旅游外汇收入由9.09亿美元增长到16.9亿美元,年均增长16.8%;接待国内旅游者由3682.14万人次增长到6304.89万人次,年均增长1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由471.24亿元增长到910.85亿元,年均增长17.9%。为了促进杭州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旅游发展计划, 迫切需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构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

(三)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依靠科技、有利环境的产业形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资源和能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杭州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循环经济缺乏应有的认识

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大多数旅游工作者来说,循环经济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人们对它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意义还缺乏了解,研究、宣传、普及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旅游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涉及旅游、财政、物价、公安、交通、文化、劳动和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但是,目前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限制了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职能不明确,职权比较弱,难以实现对旅游经济的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了旅游经济管理水平参差不一,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经济管理合力,影响了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也影响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急功近利与亡羊补牢式的开发

一种开发模式是为开发而开发,对资源只开发、不保护,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破坏。另一种模式是为保护而保护,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行为。3R 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放型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自然会被市场淘汰。一些旅游景区由于缺乏独特性设计,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客源随之慢慢萎缩,难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业的高失败率,难以实现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的良性运转。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以循环经济新视野去思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杭州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一)改变传统旅游形式,实现旅游生态化

“旅游生态化”概念的提出,不是名词的变换,而是立足点的转移,即从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的形式,转移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开发经营全过程的生态化。具体做法包括:景点(区) 、游乐设施、酒店、餐馆、厕所等的建设不能污染环境。如建立绿色饭店,实行旅游绿色消费,保证这类食品是绿色健康食品;创建生态商店,专营各种天然物品;开展生态交通,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或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实行经营生态化,运用计算机网络功能,开设网上旅行社,实行网上订房和电子机票,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纸质的损耗;实行管理生态化,提倡绿色认证,推行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态旅游企业资质认证、生态旅游产品认证等。

(二)加强科学管理, 强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 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 对高品质的、稀缺的、脆弱的旅游资源实行严格的保护性开发。加强旅游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管理与科学利用,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有序地引导生态旅游, 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科学管理,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建立旅游项目立项的生态与景观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和相应的保护与修复资金的补偿机制。

(三)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促进生态环境伦理的建设

宣传教育具有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监督、规范公共行为和普及知识的功能, 是实行公众参与的前提。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 树立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才能使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公众提高对规划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将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正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的道德观念; 树立关爱环境、节约资源本身就是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后代、关爱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伦理观。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加强生态环境伦理的建设, 尽快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体系, 以利于旅游循环经济的推行和发展。

(四)建立健全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要有完善的发展政策作保障。在国外, 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实施, 如日本的绿色采购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等。我国依照外国经验也建立了相应的循环经济保护法,如2003年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节能法,用法律武器约束开发者和旅游者的行为,达到对旅游循环经济保护的目的。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并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多种经济手段,从改变成本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旅游经济刺激模式,使其自觉地推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旅游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使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同时也切实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的结果, 是实现杭州旅游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的必由之路。应充分认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加强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实施体系, 以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大学)

上一篇:广州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公众质疑 CPI数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