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图书市”

时间:2022-09-28 01:26:34

【前言】“温图书市”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图书交换的形式 早期的图书交换主要以各机构尤其是图书馆之间的官方、批量交换为主。机构之间的图书交换在很早以前就比较普遍和成熟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每年交换的图书占其进馆图书总量的60%以上;波兰科学院图书馆和108个国家的2,300多个有关组织保持着正常的交...

“温图书市”

关键词:图书交换;闲置图书;资源共享

摘要: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推出了图书交换的读者活动。“温图书市”以打造闲置图书交易平台为目的,集合可交换、交易、捐赠等功能,具有符合读者需求、配套齐全、交易便利等优点,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37-03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黄海彬(1982-),温州市图书馆馆员。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服务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各级图书馆开展了大量的阅读推广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往往只强调阅读推广的方式和策略,忽略了阅读载体的“归宿”。在提倡资源共享的今天,闲置图书的去处更值得图书馆人思考。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图书交换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认可,很多图书馆都开展了图书交换活动。

1图书交换的形式

早期的图书交换主要以各机构尤其是图书馆之间的官方、批量交换为主。机构之间的图书交换在很早以前就比较普遍和成熟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每年交换的图书占其进馆图书总量的60%以上;波兰科学院图书馆和108个国家的2,300多个有关组织保持着正常的交换关系。随着信息需求量的增大,除了机构之间的图书交换以外,世界上已经建立起相关的交换平台以方便个人的图书交换。早在上世纪60 年代,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图书漂流活动”,这是图书交换的一种形式。2001年4 月17 日,美国罗恩・贝克夫妇申请注册了全球第一个图书漂流网站()。国内也曾有类似的网站,如“图书漂流网站”(),但目前已关闭。另一种形式是书友之间以书换书,但通常只是个别书友私下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针对个人之间图书交换的平台开始出现,此外还有部分书友通过互联网应用平台,如微博、微信、博客、BBS等网络社区及二手闲置交易网站进行图书交换。[1]

2国内图书馆开展图书交换的现状

2.1图书交换中心

图书交换中心与国外图书交换的内容和操作模式都基本一致,目前运作较好的有广东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广东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地级以上市图书馆建立捐赠换书中心的通知》,在此文件的指导下,成立专门机构(设在图书馆)开展服务。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正式揭牌,成为中国首个省级捐赠换书中心。[2]内设捐书和捐资认购书平台、换书区、图书漂流区、多媒体展示区,将长期接受社会各界和个人图书捐赠、图书捐资认购,为群众提供免费天天换书服务,并定期将受赠图书统筹配送至全省有需求的地区。

2.2图书漂流

文化部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5年世界读书日 ( 4月23日)联合发文, 拉开了我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序幕。大连、上海等地也已成功开展过图书漂流活动。互联网上漂书更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有一些书, 你看过了, 已尘封于墙角;有一些书, 你没看过, 却太难找到;有一些书, 你想和别人分享, 却找不到适合的人。有了图书漂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3]

2.3换书活动

图书馆提供场地,定期不定期举办图书交换活动,供读者交换闲置图书,如2012 年世界读书日期间,首都图书馆联盟主办,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各区县图书馆联合承办的“北京换书大集”,让书“走”起来,市民捐出自己闲置不用的书籍,就可以在图书大集上挑选等量的书籍。

2.4搭建交易平台

图书馆利用自身场地为二手书商搭建平台,供读者购买二手图书。假日书市成立于2001年5月1日,位于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开放,有古旧书、社科类、期刊等几万种图书特价出售。

3“温图书市”活动

3.1前期调研

3.1.1我国闲置图书现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的图书持续增长,其中图书品种增加了20多倍,图书总印数增加了1倍多。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1》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年购买图书的次数为2.04次,将近七成的读者表示他们主要通过自费购买途径获取图书。2010年,我国成年人的平均家庭藏书量为29.93本。随着藏书量的增加,一些图书会因内容时效性差或利用率低最终闲置在架,占用家庭藏书空间。

3.1.2图书馆购书经费分析。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经费的逐年投入,各级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大幅度提高,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新增馆藏购置经费达到147,785万元,比2002年41,853万元增长近3.5倍,新购图书达到5,826万册,比2002年增长近6倍,[4]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购书经费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采购图书的需要,所以对于早期比较热门的机构之间的图书交换以及号召读者向图书馆捐赠图书的行为也越来越少。

3.1.3书友交换图书在我国开展的现状。书友之间交换图书作为阅读分享活动近年在国外流行起来,在我国则方兴未艾。书友之间的图书交换具有零散、随意、组织性不强等特点,缺乏高效的交换平台和成熟的运作机制,目前大多是借助论坛、网络社区等公众平台进行交换。虽然有读书社团或组织参与组织,但因群体小及需求不对等等原因,导致活动效果较差。

3.1.4温州市图书馆以往举办图书漂流活动的情况。自从2005年搬至市府路新馆以来,温州市图书馆也开展过多次图片漂流活动,且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在配置种类上力求丰富,比如在2008年温州首个“全民读书月”启动图书漂流活动,漂流各类图书500册;2012年举办“红七月图书漂流活动”;2013年助残日举办“世纪广场图书漂流活动”等。无论从活动形式的组织上,还是图书的配置上,都设置的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每次活动效果都不明显,迄今为止尚未收回一本漂流出去的图书。

黄海彬:“温图书市”――图书交换新形式黄海彬:“温图书市”――图书交换新形式3.2活动目的

在2013年年初的读者座谈会上,有两位读者建议图书馆针对闲置图书开展交换活动。理由如下:家庭的一些闲置图书利用率很低,卖掉可惜,但捐赠不仅要付出交通成本,还要寻找愿意接受捐赠的组织,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一个交易交换的平台,让这些闲置图书重新利用起来。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过多地强调了来馆阅读,而对读者家中的闲置图书缺则乏关注,促进普通大众家庭中闲置图书的流通和利用,其实也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有义务提供场地和平台,针对读者的闲置图书开展交换活动,真正实现低碳阅读,让图书流动起来,分享阅读的快乐。活动的目的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该平台以闲置图书为对象,集图书交换、交易、捐赠、地方文献收集功能为一体。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协调、服务,让闲置图书流动起来,增加图书的利用和文化知识的传播共享,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读书氛围,倡导良好的阅读风气。

3.3活动方案

在前期活动调研的基础上,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读者的流动规律、来馆时间、交换形式等,制订活动方案,并于2013年4月23日举办首场活动。①时间地点。考虑首场活动预期效果以及读者对于活动的良好反馈,自6月8日起,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确定为“温图书市”的活动日。时间根据季节气候情况设置,春夏季定在上午,秋冬季定在下午。地点设置在图书馆二楼大厅,这是读者最为集中的场地。这样的时间和地点设计,既能保证参与活动的读者人流量,也能够对活动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②活动内容。在活动前期,提前一个月时间在官方主页上活动报名信息,接受摊主自由报名,报名时需提供联系方式、图书清单等信息。图书交易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图书交换、交易、捐赠等的行为。此外,活动专门设置一个漂流书架,号召摊主将交易不了的图书,放至漂流书架上,让闲置的图书流动起来。③活动宣传。利用现有海报、网站、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并提出“温图书市,让闲置流动,让阅读低碳”“闲置图书走你”等新潮宣传语,吸引读者注意。

3.4活动效果

“温图书市”首次活动在2013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推出,经过前期宣传、报名,当天共有14个读者报名参加,当期成交109册,接受捐赠64册,受到读者的高度好评。连续两次参与的摊主施震雷写了《图书馆里摆书摊》的活动感受,刊登在《温州日报》上,且多次被转载。截至2014年6月,共举办12期,有126位摊主参加,成交1,793册,漂流书架受赠图书704册。除了活动捐赠图书外,图书馆二楼服务台定期接收的漂流图书馆达到2,000余册。数据证明,“温图书市”是图书馆众多读者活动中以闲置图书为主角的首次成功实践。而随着“温图书市”知名度的逐渐提升,这种活动形式也越来越被读者肯定和接受,有不少单位、组织或团体纷纷主动联系要参与或举办专场。2013年12月,书市就举办成了温州二高学生爱心义卖专场,当天义卖共成交图书120余册,募得千余元爱心款,爱心款全数捐给了温州益民民工子弟学校一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经过一年的时间,每月首个周六去“温图书市”卖闲置、淘旧书,已经渐渐成为不少读者的新习惯。

4活动优势及改进措施

4.1活动优势

4.1.1符合读者需求。根据读者需求,通过精心设计与耐心组织推出读者活动,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图书市”举办以读者需求为目的、以闲置图书为主体的活动,符合“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

4.1.2配套齐全。“温图书市”将跳蚤市场和图书漂流结合到一起,除了固定的图书交换、交易之外,还设置一个长期的“漂流书架”;既接收书市活动当天摊主未能成功交易的图书,也在书市活动时间之外,随时接收读者捐赠的闲置图书。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登记和加工后,根据书的类别,选择三种方式进行处理:①漂流书架。该书架的图书是图书漂流活动来源的保证,有了读者每期的捐赠,就能使这个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地举办下去。同时,漂流书架的设置,也给读者挑选后的闲置图书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此举改变了以往只由图书馆提供书籍进行漂流的尴尬,而是让读者家中的闲置成为漂流书的固定来源,更体现了漂流的本质,有效地解决了漂流图书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的问题。[5]②补充馆藏,特别是地方文献方面的馆藏。活动开始至今,共补充馆藏120余册,收录地方文献30余册。③用于特定活动的送书上门。图书馆已经进行过两次送书活动,将书送给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

4.1.3交易便利。交易图书如采用换书卷形式的中间等值物品,通用性过于局限,会出现因无法交易到心仪图书,而无法使用换书卷的情况,不利于进行二次流通。“温图书市”活动初期也考虑使用换书券,但发现效果不好,摊主、读者的接受意愿很弱,于是就放开现金交易。摊主可以自行对闲置图书定价,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此举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提高了图书的成交率。

4.2改进措施

4.2.1根据图书类别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举办过多场“温图书市”活动之后,发现少儿类的图书交易异常火爆,同时父母带子女报名参加摆摊的现象逐渐增多。同时,也有部分成人摊主反映成人读者人流量不足。可见不设定交易图书主题的活动,必定会分流顾客关注点,影响活动效果。所以,随着“温图书市”规模的扩大,应按照图书类别设定活动主题,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交易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4.2.2扩大宣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闲置图书可以交换、交易是一项新鲜事物,普通市民鲜有参与,加强宣传推广,可以促使更多读者参加活动,有利于重复利用社会闲置的图书资源。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站公告、微博、微信等进行辅助宣传,大力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图书捐赠或参与设摊,开展公益性活动。

4.2.3发展网络交换平台 。“温图书市”作为图书交换平台,方便了读者之间进行图书交换,但交换平台作为一个固定场所,服务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对于远离城区或因时间不便的读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因此,笔者所在图书馆以“温图书市”为基础,开始尝试以BBS论坛或QQ群的形式建立网上图书交换信息服务,这样,读者在网络平台可以自由交流,晒出自己可交换的图书,当双方在网络平台成功沟通并达成一致时,可通过快递等物流手段解决配送问题。

4结语

作为图书交换的一种全新形式,“温图书市”也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一种创新。该活动推出一年多来,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已成为图书馆读者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可见,了解读者需求是图书馆策划各类读者活动的重要依据,“温图书市”正是基于读者需求的读者活动创新,也是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新举措。

参考文献:

[1]纪元霞,贺兰芳. 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图书交换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2):39-42.

[2]刘启裕.公共图书馆搭建图书交换平台初探:以“顺德图书换客之家”为例 [J].卷宗,2013(7):43-44.

[3]傅亚珍.图书漂流――资源共享的一种形式[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2):17-18.

[4]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2013)[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5]郭丽梅.图书漂流可持续发展与自组织管理机制探究――以浦东图书馆爱心图书漂流活动为案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1):16-19.

(编校:周雪芹)

上一篇:看点纷呈,新见颇多 下一篇:引领VS放手殊途VS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