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小辣条”并未绝迹:校园周边市场食品安全堪忧

时间:2022-09-28 12:11:58

夺命“小辣条”并未绝迹:校园周边市场食品安全堪忧

2007年7月,河南省沈丘县老城镇邵庄村5岁的女孩焕焕和其3岁的弟弟因吃了一种叫“辣条”的小食品,3个小时内相继死亡。近期,记者对沈丘县几个乡镇小学周边小卖部所卖小食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2007年7月,河南省沈丘县老城镇邵庄村5岁的女孩焕焕和其3岁的弟弟因吃了一种叫“辣条”的小食品,3个小时内相继死亡。

同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单位共同实施“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

转眼间,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农村孩子的“零食”卫生情况是否得到改善了呢?近期,记者对沈丘县几个乡镇小学周边小卖部所卖小食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5月5日下午5时40分许,记者赶到石槽中心小学门口。学生们已放学,门口两个摊位的老板正在收摊。一名老太太告诉记者,“辣条”现在不让卖了,但是学生们爱吃。她就偷偷地进了一些“辣条”,已收回家了。见记者有意购买,就急忙到马路对面一院内取。片刻之后,老太太拿着一袋“辣条”刚出院门,却被路边一名50多岁的男子一把夺下,该男子随即进院,并关上大门。

小学门口不合格食品泛滥

5月5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来到留福镇世纪小学。

在校门口附近一家小卖部的简易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各种小食品。生肖糖、汽水可乐糖、“嘻唰唰”超级果冻、“炸牛排”、“桔子派”果汁软糖、“可乐可乐”冲剂、“鲜果派”果味可吸饮品等小食品充斥着记者的眼睛。与此同时,记者在这些食品包装上均没有找到“QS”标志和生产日期。

放学的铃声刚响,孩子们就冲出了校门,纷纷围在了小卖部门前,1角钱的果味棒、5角钱的雪糕等,都是孩子争相购买的主要目标。

摊主告诉记者,这些食品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都是爷爷或奶奶给一点钱,身上的零花钱很少。这些食品非常便宜,价格一般是1角、2角,很少有超过5角的,很受孩子们喜欢。”据该小卖部的女摊主估计,平均每天能卖200元左右。

下午1时30分许,记者来到留福镇中心小学。

这所学校门口有2个简易摊点,一张带轮的床上摆放着各种小食品,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旁边立着1个冰箱。摊位周围和该校大门口东侧,孩子们丢弃的食品包装袋随风飘舞。

由于当日气温在30℃左右,孩子们到学校时几乎都热得满头大汗,许多孩子就到小摊点买冰棒、冰袋等冷饮降温,生意十分火爆。

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一种叫“鲜橙多”的“饮料”,350ml装。记者看到,该“饮料”包装十分粗糙,且商标字体模糊,瓶壁发黑,瓶口处更甚,瓶内液体混浊,有悬浮物。校门口的一位女摊主告诉记者,她卖的饮料有两种,一种是2元1瓶,一种是5角1瓶女摊主兴奋地告诉记者:“5角1瓶的卖得非常快,每天能卖二三百元呢”。据女摊主介绍,她们所卖的“食品”价位一般是1角、2角,超过5角的食品就是“高档”的。农村孩子的零花钱不多,越便宜的东西越好卖。她们的货是有从沈丘批发的,也有从临泉购进的。

经观察,在通往该小学的路上,至少有4家类似的小摊点在营业。

在刘庄店中心小学门口,儿童食品状况也不容乐观,学校门口附近的小摊上堆满了全英文包装的果味棒、没有任何标识的冰袋、冰棒……

据老城镇一位姓薛的小学校长介绍,目前,她所在的学校有80%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看管。

记者在与老城镇一位老人攀谈时了解到,他们村每个人仅有0.8亩地,年龄小的孩子根本分不到地,庄稼的收成只能解决温饱。由于附近没有企业,为了补贴家用,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给老人看管。“小孩子都爱吃零食,虽然家里不富裕,我每天也要给孙子、孙女几角钱,不然小孩子要哭闹。如果不给孩子钱,被儿子、儿媳知道了,因为几角钱生气划不来。至于孩子花钱买什么吃了,吃的东西干不干净、卫不卫生,我就不知道。”老人无奈地说。

批发市场不合格食品热卖

5月6日,记者对沈丘县文明路上的小食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

在文明路路北的一家食品批发店,记者以进货为由进店调查。店门口摆放着两个半米高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满了锅巴,塑料袋上没有品名、产地、生产日期等任何字样和标志。该店姓王的老板表示,“这些货是昨天刚进的,卖得很好,根本不存在过期问题,你放心产品质量。”

在店内,整袋的江米糕、江米团及一些记者说不上名称的小食品被横七竖八地摆放着。王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小食品是从河北邯郸、周口等地购买的。

在文明路路南一家食品批发店内,记者看到几十种包装粗糙的小食品被凌乱地摆放在一起。在墙边,有一种类似“麻糖”的食品一根根黏连着,上面布满了灰尘。该店女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小食品城市里的孩子根本不吃,主要卖给农村的小卖部、学校附近的小摊点,销售情况很不错,如果批发,价格更优惠。

5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徽省临泉县张营镇进行调查。在该镇的王海军超市、临泉县周桥供销社日杂商行及一些小学门口的摊点出售的饮料,绝大多数没有“QS”标志。

随后,记者和安徽省临泉县工商局取得联系,该局工作人员随即对这两家超市进行了查处。

工商局工作人员在王海军超市查获没有“QS”标志的“甜橙”30件,每件20瓶。同时,查获无“QS”标志且全英文标识的“果味棒”71件,每件80支。据该超市老板介绍,“甜橙”批发每件仅5.5元,每瓶均价为0.275元,小摊点零售每瓶0.5元;“果味棒”每件仅4元,每支均价为0.05元,小摊点零售每支0.1元。由于该超市无法提供这两种产品进货发票和当批次质检报告,工商局工作人员随即对货物进行暂扣。

在临泉县周桥供销社日杂商行,工商局工作人员查获“甜橙”3件;无“QS”标志的鸿运“果味饮料”17件,每件24瓶。其中,部分“果味饮料”已变质,里面有大量的白色悬浮物。

5月15日,临泉县工商局函告本刊记者。经调查,王海军超市销售的“凯旋”果味棒饮料、“甜橙”饮料单瓶包装上均无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生产厂址、生产许可证标识及编号,属三无食品;临泉县周桥供销社日杂商行销售“鸿运”果味饮料单杯包装上只标注有阜阳市颍州区鸿运食品饮料厂及厂址,而无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标识及编号;“甜橙”饮料单杯包装上无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标识及编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和《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一款规定,认定临泉县王海军等两单位销售三无食品属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行为,依据《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拟对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

2008年5月9日,临泉县工商局以涉嫌生产无生产许可证饮料,将“甜橙”饮料的生产厂家临泉县永正饮料厂案件,移送临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并将“鸿运”果味饮料的生产厂家阜阳市颍州区鸿运食品饮料厂案件线索向阜阳市颍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移送。同时,临泉县工商局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集贸市场卫生清理、办公场环境及儿童疾病防治等3方面开展工作,并成立4个督查组。截止目前,全县工商系统除对所有集市食品经营户进行清理外,又对全县528所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了整治,立案31起。

临泉县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利鹏表示:“只要我在临泉县工商局局长位置上一天,食品安全工作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并严厉要求各单位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上一篇:“标准”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平 下一篇:浅谈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