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泪道探通临床护理分析

时间:2022-09-28 12:04:44

婴幼儿泪道探通临床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09-0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与阻塞部位、手术次数的关系。方法:眼科门诊婴幼儿泪道阻塞患儿171例(183只眼) 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158例(170眼)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2.3%。其中泪道上段阻塞:首次探通38例(40眼)、二次探通3例(3眼);上下段泪道均阻塞:首次探通27例(29眼)、二次探通6例(6眼);鼻泪管下端阻塞:首次探通94例(102眼)、二次探通3例(3眼),P

【关键词】泪道阻塞; 泪道探通; 护理

先天性泪道阻塞原因90 %以上是出生时患儿鼻泪管下端残存膜未破, 继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婴幼儿一种极为常见的眼病。有关其治疗效果和阻塞部位关系各家所持意见不一[1-3]。我们对本病患儿的发病率、阻塞部位、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2月22日眼科门诊婴幼儿泪道阻塞患者171例(183眼)。其中男110例(120眼) , 女61例(63眼) , 年龄2月~18月, 平均年龄9.5月。左眼65 例, 右眼82 例, 双眼18 例。所有病例均经泪道冲洗确诊为泪道阻塞, 其中13 例(13 只眼) 为二次泪道探通术的患儿,均无其他眼病史及全身病史。

1.2 治疗方法 经点药、按摩、冲洗等保守治疗2周以上无效或一次探通术失败的患儿,局部麻醉下施行泪道探通术。术前使用妥布霉素点眼3天,术眼局部点0.15 %贝诺喜眼液表面麻醉, 患儿仰卧位, 头部及肢体固定, 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2至3月选择6-7 号泪道探针, 3月以上选择7-8 号泪道探针, 探通针经下泪小点、泪小管到达泪囊,探针触及骨壁时,将探针旋转90度,向下推进,遇到膜性组织时会有破膜感,边推冲洗液边撤探通针,无明显返流视为成功。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SPSS13.0进行X2检验。

2 结果

171 例(183眼)中,鼻泪管下端阻塞97例(105眼),占57.4% ,泪道上段阻塞41 例(43眼),占23.5%,上下段泪道均阻塞(两个及以上部位阻塞)33 例(35眼),占19.1%。158例(170眼)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2.3%。其中一次手术患者146例(158眼),鼻泪管下端阻塞94例(102眼),泪道上段阻塞38 例(40眼),上下段泪道均阻塞(两个及以上部位阻塞)27 例(29眼);二次手术患者12例(12眼),其中上段阻塞者3例(3眼),上下段泪道均阻塞或者两个及以上部位阻塞者6例(6眼),下段阻塞者3例(3眼)。以上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X2检验,结果P

3 讨论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先天性鼻泪管膜闭引起,极少部分是由于骨性畸型造成, 临床表现为流泪、脓性分泌物、结膜炎和眼睑湿疹。做泪道探通时可以从手感和探针的位置了解到泪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本研究发现泪道阻塞部位主要集中在鼻泪管下段,占57.4%。这是因为Hasner瓣膜主要位于鼻泪管开口处,此处两端较窄,中间较宽,其上部为骨性泪道,下部为鼻内部,Hasner瓣膜位置偶有变异所致[1]。因此行泪道探通术时要注意鼻泪管下段,手术探通阻力较大时不可强行通过,否则易形成假道。本病可引发急慢性泪囊炎, 并出现泪道多个部位阻塞,探通时可感到鼻泪管下端瘢痕组织增生明显,由于鼻泪管下段阻塞, 泪液和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 微生物在泪道内生长繁殖, 分泌物长期刺激, 鼻泪管残膜纤维化, 增厚变硬,不易自行破裂,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该尽早行手术治疗[2,3],我院经验1个月以上婴儿即可行泪道冲洗,2-4月行泪道探通手术效果较好,手术成功率达92.3%。

本研究发现一次泪道探通手术失败后,行二次泪道探通的患儿主要是上下段泪道均阻塞或者多个部位阻塞者。当多部位阻塞容易引起泪道多处狭窄,一次手术成功率较单纯上段或下段堵塞者为低。因此根据术中情况评价患儿预后,并针对病情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病情解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并慢性泪囊炎的患儿在泪道探通前需行泪道冲洗,患儿泪道冲洗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泪道一次探通成功率较低,因此对于此类患儿家长需要做好术前的卫生宣教,嘱咐家长回家后多次为患儿作泪道按摩,并示范正确的按摩手法,家长通过正确按摩排出泪囊中的大量脓性分泌物也是确保手术一次成功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病程早期治愈有明显效果[4]。对于第一次泪道探通失败的患儿,要充分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打消家长对手术的顾虑,使家长作好接受二次手术的心理准备,我们在临床中许多行二次泪道探通手术的患儿亦获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美玉,王宁利.眼解剖与临床.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第92,97页.

[2] 吕国芳, 王旭.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体会.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4):304-305.

[3] 朱建霞.婴幼儿泪道阻塞临床分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3):167-168.

[4] 秦建丽.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的按摩护理.交通医学. 2009,23(5):579-581.

作者单位 271000 山东泰安煤矿医院1

271000 泰安市中心医院2

上一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功能性鼻窦内镜围手术期的... 下一篇:有机磷中毒反跳先兆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