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热心肠”

时间:2022-09-28 07:23:46

不管是古熨斗还是“大铜勺”,对于卖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值钱的家伙,只有张世铎才当成宝贝。

张世铎

天津华山医院院长。喜爱收藏熨斗,目前收藏了一千多把,从汉唐到近现代,各种造型,各种材质,有熨衣服、衣领、袖口的,也有熨扇子、画布的,最重的18.3公斤,最小的长8厘米,宽0.2厘米。

熨斗,又称“金斗”、“火斗”。加了木炭或热水,熨斗就立刻变成“热心肠”,可熨平衣帛、扇面、画布。这副“热心肠”,谁家都有,谁也没注意。

偏就有一个人,看到了这副“热心肠”,寻寻觅觅30余年,从未间断。2002年,还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各类熨斗收藏数量之最”称号,可谓世界上收藏熨斗最多的人。

他,就是天津人张世铎。

从一把“水舀子”开始

张世铎本是医生,繁忙工作之余,喜欢用收藏来调剂生活。但收藏零零散散,并没一个明确的主题。直到1980年,朋友送给他一个断了把的青铜器,很像一把“水舀子”。这个从未见过的家伙引起了他的好奇,忍不住找来专家鉴定,他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家伙竟然是汉代的长把熨斗。

“汉代就有熨斗了啊!”张世铎一下子兴奋了。没多久,他又在古玩市场上找到一把宋代短把熨斗。他开始琢磨:自己不正好没有收藏主题么?熨斗不正好没什么人收藏么?跟捡了大漏似的,张世铎正式踏上收藏熨斗之路。

最初他是逛古玩市场,经常能发现一些青铜熨斗,卖家并不知晓,就当“大铜勺”卖给了他。每次交易完成,张世铎都会偷笑,然后告诉卖家,这是古代熨斗,不是“大铜勺”。说完赶紧走,生怕人家来抢。事实上,不管是古熨斗还是“大铜勺”,对于卖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值钱的家伙,只有他才当成宝贝。

从收藏第一把熨斗至今,已经30年,张世铎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寻找各种熨斗上。除了休息日坚持去古玩市场外,每次出差,他都会放弃游玩,一头钻进古玩市场。有一次去香港,他得了三把古熨斗,欣喜万分,也不顾硌得慌一路背着回家。就连出国旅行,也不忘去古旧市场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特色“洋熨斗”。

张世铎的爱好得到亲朋好友的关注,亲友们但凡发现熨斗,必定通知他,甚至有素昧平生的朋友,不远千里打来电话,主动赠予自家祖传的熨斗。谈及此,张世铎充满感激。“熨斗有价情无价啊!”

如今,他已经收藏了一千多件熨斗,时间跨度达2000年,从汉代至今,从外国到中国,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他为此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收藏,起名“熨斗斋”。

走进熨斗斋

走进熨斗斋,看到眼前的1000多件藏品,不禁有些眼花缭乱。这些家伙有青铜、陶瓷、塑料、不锈钢、木质的,看起来像“勺子”、像“茶壶”……

张世铎笑,它们还真的都是熨斗,都曾经熨烫过形形的物品。他说,熨斗最早出现在商代,只不过不是用来熨烫衣服,而是用来“烫人”的,“炮烙之刑”的刑具就包括熨斗。汉代熨斗开始在民间普及,最初把手很长,时间长了把手还是会烫,后世就逐渐将把手做成中空的,好安插木柄。“你注意看《捣练图》,侍女手上的熨斗就有把手了。”张世铎说,“只不过还没有盖子,要是不小心,炭火跑出来,丝绸可就废了。”到了近代,才有了盖子,现代则基本是电熨斗了。

如今张世铎正写两篇论文《中国历代熨斗的沿革》和《古丝绸中的发展与熨斗的关系》。看来,这个陶冶情操的业余爱好不但能成为“世界第一”,还能做学术研究。小小熨斗,也能成就以为“学者型玩家”。

汉代熨斗

盆状青铜器物,圆口弧形底,口径10―15厘米,把手20―25厘米。由于年代久远,铜锈满布。古人装上炭火,用来熨丝帛、衣物。拿在手上沉淀淀的,怎么看都是一把“大铜勺”。

明代熨斗

斗状铜器物,弧口平底,斗身上口呈斜坡波浪状,靠近手柄一侧高于另一侧,外侧刻有精美纹饰,把手5―7厘米,中空可安放圆木柄。

陶瓷熨斗

近代全陶瓷熨斗,呈“茶壶”状,斗身有手绘图案,灌上热水即可使用。

最重熨斗

近代熨斗。张世铎说有两种可能,一是熨斗商家做出来的样品,做“橱窗”广告之用;二是成衣店所用,熨烫量太大,就做了个大的。

医疗熨斗

张世铎收藏最小的熨斗,长8厘米、宽0.2厘米,是古代医生用火加热后,用作穿刺针的,专刺脓包,为医疗熨斗。

上一篇:冬天里的甜蜜 下一篇:穿越岁月的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