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时间:2022-09-28 07:16:43

韭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韭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增强食欲,深受消费者欢迎,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但由于韭菜种皮坚硬,种子发芽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传统的夏播育苗方式经常发生出苗不整齐的现象,且在移栽时需要起苗、整理等操作,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如何提高春夏季播种韭菜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培育韭菜壮苗,简化定植操作,便成为韭菜高产高效栽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2009-2010年,针对韭菜春夏季播种育苗难的问题开展了韭菜穴盘育苗技术研究,已成功解决了韭菜育苗难题,培育出的韭菜穴盘苗不仅出苗率高,生长整齐一致,而且移栽时起苗、栽苗操作简便易行。该项技术为韭菜的高产高效栽培创造了条件,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设施准备

华北地区韭菜4~5月育苗可直接露地建育苗床,6~7月育苗最好利用早春茬结束后的温室或大棚,揭除拱架上的四周棚膜,保留顶膜,并覆盖遮阳网降温,以利于齐苗。苗床采用地床或架床均可,采用地床时地面应铺设地膜,使穴盘与地面隔开,避免根系长入土中。

基质可选用草炭∶蛭石=1∶1,或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按照体积比配制。每1 m3基质加25 kg膨化鸡粪,100 g多菌灵或200 g百菌清,搅拌均匀,用于基质消毒。

2 播种

2.1 穴盘规格

采用人工播种方式,播种前,应根据计划每穴播种粒数和需育苗子的大小选择所用穴盘规格,一般每穴播种14~15粒,育4~5片叶苗时,选用288孔苗盘;每穴播种20~25粒,育5~6片叶苗时,选用128孔穴盘为宜。旧盘重复使用时,应注意消毒。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检测韭菜种子发芽率,要求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韭菜种子种皮坚硬,吸水困难,播种前1天,可将种子放入40℃温水中搅拌至室温,浸泡24 h后,清除秕籽,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催芽后播种。

2.3 播种要求

要求将韭菜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装有基质的每个穴孔内,播种深度1.0~1.5 cm。播种后覆盖蛭石或配制好的基质,然后浇水,看到有水从穴盘底孔流出即可。

3 育苗管理

3.1 温度管理

韭菜种子发芽适温为15~18℃,幼苗生长适温为15~25℃;幼苗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空气湿度为60%~70%,土壤湿度80%~95%为宜;韭菜生长要求光强适中,光照过强对生长不利。高温期间应注意遮荫降温。

3.2 水分管理

韭菜从播种至出苗对湿度要求严格,在出苗之前,要保持基质湿润。整个出苗期要经常观察种子的萌动、穴盘中培养基质的干湿和日照的强烈程度等。出苗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床面见干见湿。夏季一般不控水,可早晚浇水1次,穴盘的边缘部分容易出现漏浇、少浇,缺水现象,发现基质过干、发白,应及时点浇补水。

3.3 肥料管理

苗高10~12 cm时,叶面追施0.1%的尿素1~2次,定植前7~10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1次。

3.4 病虫害防治

韭菜苗期遇雨容易发生疫病和灰霉病,应注意及时防治。

4 成苗标准

成苗一般苗龄60~70天,苗高18~20 cm,每株5~6片真叶;根系紧密缠绕,形成完整根坨,无病虫害。定植时,128孔的穴盘苗适宜的行穴距为30 cm×15 cm,288孔的穴盘苗适宜的行穴距为20 cm×10 cm。栽植时,覆土以不埋住叶片与叶鞘的连接处为宜。

上一篇: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迪抗 下一篇:干热区露地番茄单膜单行跨越式搭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