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建议

时间:2022-09-28 06:45:57

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建议

摘 要:一平浪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一平浪镇具体情况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7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几年来,一平浪镇进行了土地资源整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培训,2015年,一平浪镇粮食总播种面积4153.33万m2,预计粮食总产量22322t。其中水稻9.67hm2,产量6743t,玉米13.07hm2,产量8232t,麦类12.67hm2,产量4660t。全镇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到了49.85hm2,核桃干果产量为50000kg,核桃干果产值达130余万元,产业发展初显成效。全镇甜脆青豌豆种植面积9.33hm2,产量9800t,实现产值2900万元。人工食用菌种植有了新突破。一平浪镇食用菌种植数量约100万袋,可实现产值约350万元。辣椒、蘑芋、山药、中药材等产业悄然发展。甜脆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2.13hm2,实现产值400万元;蘑芋种植面积达到了0.31hm2,辣椒面积0.8hm2。

2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价格不稳定

特色种植(冬早蚕、豌豆)方面,形成规模,但销售体系粗犷,价格不稳定,长期波动,这将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不及时处理好此问题,可能会引导致刚形成规模的产业淡出视野。

2.2 宣传不到位

目前一平镇核桃种植基本饱和,但中耕管理宣传不到位,投入不够,还没有引起农户的重视,再不改变些局面,后果就是广种薄收。

2.3 资金投入不足,扶持政策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

虽然通过多年来的粮烟配套工程的建设,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还相对较少,且由于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本没有。

2.4 科技素质低

部分种殖农户科技素质低,粗放管理经营的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值低。

2.5 销售流通较慢

农村农产品经纪人太少,不能很好的拉动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致使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总是落后于市扬,新兴项目的引进推广速度较慢。

2.6 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明显

一平镇几个种养殖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能够在一平镇带动大多数农户增收的主导产品不突出,难形成规模效应,对财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力不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2.7 群众的盲目性

于产业发展的群众自发性,也自然就存在有其盲目性的一面,其群众规避新品种优劣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小。

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3.1 加快生产基地建设

3.1.1 加强管理

加强核桃中后期管理,确立核桃产业的主导地位。

3.1.2 引进新品种

阿井、纳甸村委会要在扩大现有冬早蚕豆、甜脆青豌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逐步改良品种。

3.1.3 生产规模化

扩大舍资、苏家村委会四饼瓜、元永井村委会高山反季蔬菜种植面积,实现生产规模化,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2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绿色食品生产准用的高效低毒残留化学农药,推广使用绿色食品添加剂和绿色食品包装材料。

3.3 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

选择具有特色的粮、茶、果、蔬等产业建立无公害产品专业示范区,争取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无公害认证。

3.4 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

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力度,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5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林、畜、水利、科协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在技术上积极提供支撑,在生产上给予指导和引导,实行从环境、收获、贮运、加工的全程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记录农产品生产、生产资料使用和病虫害发生防治等资料,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

3.6 加快营销人才培养

把营销人才培养纳入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农村农产品经纪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产品的销售流通中。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完善中介服务系统和人才市场管理体系,壮大自身实力,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7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充分利用国内所有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科学配置资源,适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全方位开拓市场。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建设新型物流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上一篇:长白山区幼龄林抚育问题探讨 下一篇:有效破解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