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8 05:51:50

物理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它在编写上已改变了某些知识体系,每节内容中大部分篇幅就是几幅情景图片、或几张资料表格、或几个极不完整的实验报告片断。它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 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熟悉、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增强授课的目的性。并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依照认知层次选择合适的教学主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理解清楚,以知识树建构知识网。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师生角色的变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的教材设计,需要教师把时间花费在备课上,挖掘教材资源, 每节课瞄准一个切入点,尊重学生的选择,顺应学生思维,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当“教师”登台亮相,讲解、演示、点评,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示范者。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不必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的学术权威越少,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多,教师的人格权威也就会越来越大。其次,教师行为的转变。教师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要求背的也许并非重要,但教会学习的方法却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阶段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借助实验手段,无论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还是帮助学生揭示物理规律,甚至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它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有效的确定实验教学的目标,努力创设条件,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激活实验教学,更好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效。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是一种能促进人的智力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心理因素和内在动力。从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无论是在难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不少学生在初中时对物理非常感兴趣,但上了高中,兴趣就逐渐下降,有的同学甚至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学习态度、学习需求等。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在课后给予不同批次的作业和要求。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多一点的作业和高一点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让他们朝更高要求奋进。对于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当他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时给予适当的关心,思想上遇到烦恼时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正确人生方向的指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体验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并慢慢地树立起自信,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教学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有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不以为然,回答时轻描淡写,以为问题简单无需详细讲解,这种不耐烦的作法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建筑答案。

五、分析对比,综合归纳,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对于成功的经验要总结记录下来,对于在教学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分析原因,并及时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气质供学生们学习,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才能切实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才能造就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等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对企业员工差异化管理模式的探讨x 下一篇:现代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