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28 05:13:00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及措施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电力行业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水平是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关键。本人结合多年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了目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现状。针对其运行特点,简单的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的防范措施,为今后电力电力系统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取得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88―01

1.前言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动着我国电网的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也就增加了我国电网电力的压力,加上近几年煤炭的价格的不断上涨给电力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导致其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因此,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2.目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特点与现状

电力,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其无法大量储存。电能是由发电厂发出,再通过供电公司或者电业局,送达至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电能的频率不变以及最大的幅度等电能的质量指标稳定,而且要考虑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的多少。而电能的损耗的大小决定了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好坏。电力行业具有且客户的规模集中性差、价格弹性小和客户数量少、购电量大,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影响电力市场的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环境与产业环境以及微观环境等。其中,不同行业和同行业的竞争是对电力行业最大的影响。而微观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利润最大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电力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并且一直在缓慢的向上攀岩。我国的发电量持续增长,而用电量也保持持续提高。而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并且人口众多的国家,电网的建设离不开能源结构与能源分布以及经济布局。因此,只有提高电力系统高效可靠电能质量的供给,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3.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的防范措施

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因此尽可能的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最急切的任务之一。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不能满足要求,电能的需求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1)制定一系列全民的节能行动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管理中,离不开经济手段,而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将是最为有意义的经济手段。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不仅可以使供电用电双方主动参与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管理中,减少系统的压力,并可以使电价能反映成本和供需关系,实现电力消费者、电网经营者和电力生产者的有机结合,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基于市场运作的供用电质量的电价体制,并开拓创新,制定一系列全民的节能行动,改善电能利用的效率,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从而更好地提高用电可靠性。

(2)建立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体系

电力市场的商品就是电能,高效可靠的质量是电力市场内在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电力系统通过引进智能电网中先进的并网技术,提高了电力行业的电能水平和竞争力,提供全面的智能化的技术保证,对电力系统起到了一定的激活作用。同时,将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可靠地接入电力系统,并将这些绿色能源通过智能协调调度,减少电力成本的支出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运用政府财政和价格政策

要想实现实质性的节能减排,政府应当运用财政和价格政策,颁布一系列的规章和执行标准。做好规划电网和网架的建设管理工作,做到电力网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以满足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技术要求。此外,政府在制定电价时,必须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央政府制定电力价格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呈现多样化,一般以现行电力系统为单位,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导向,来确定其电价总水平。运用政府财政和价格政策来重塑电价,可以形成机制重组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建立和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全面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与电网公司以及用户自身的利益。

(4)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而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匀,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电力系统因地制宜与因网制宜的活力,还可以满足电力供求的价格选择,最终达到合理利用电力资源的目的。

(5)提高电网规划的预见性与经济性

电网布局的优化是电力经济运行的基础。要想提高电网规划的预见性与经济性,我们必须加强电力需求的预测工作,优化电力的生产过程以及流通过程,并且做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前期工作。

(6)满足一定的可靠度,并尽量降低成本费用

要想实现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电力系统要求在满足一定的可靠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费用。电力市场化的深化与机制的改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发电厂而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之后,不仅是系统获取最大收益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了可靠性;而对于用户而言,在保证可靠胜的前提下,是消费降到最少。在市场环境下,参与这会更多地关注其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维持电力的可靠性和收益的动态平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改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在我国电网运行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管理工作,运用政府财政和价格政策,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并且提高电网规划的预见性与经济。此外制定一系列全民的节能行动,吸引广大用户参与,提高电能利用的效率,从而提高用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梁豪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刘东.电力系统电压突降的预测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24)

[3]王成山,许晓菲.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域的局部可视化描述及其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3)

[4]赵兴勇.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与分岔理论[J].电工技术学报,2008(2)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广义内容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