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探索

时间:2022-09-28 04:35:54

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探索

人们思想变化、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正是把握这种规律性的重要体现。加强预见性,对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科学的预见,我们可以根据实行情况,分别对症下药,增强针对性。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有些部门和班级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忙乱,没有计划性,缺乏科学的预见是一个重要原因。加强预见性,还可以及早发现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加强预见性,首先要求我们对群体思想趋势的预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他工作一样,也不能零打碎敲,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就需要根据党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任务,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制定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计划。在进行科学预见时,既要注意研究群众思想发展的共同因素,更要注意研究各个层次的人们的心理活动。

加强预见性,还要加强对于个体思想的预见,其关键是摸准工作对象的志向、兴趣、性格、心理等特征及其思想规律。弄清发生问题的各种情况。然后自觉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圆满地解决问题,防止最坏的后果发生。

加强预见性,还需要我们对实行思想政治工作每次措施和每一步骤可能会带来的思想反应,有科学的预见。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顺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会异常顺利,从而忽视了必要的科学预见。相反,在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和措施,采取相应的步骤之前,对可能产生的影响效果等都要有足够的清醒的科学预见。我们说科学的预见是能够做到的,但要真正掌握预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预见性,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本企业、本部门的各方面情况都要熟悉,尤其对人的思想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性格、特点、兴趣、志向、主要优缺点及其周围人相处关系,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都应了解得清清楚楚。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谈心、家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职工思想状况,掌握职工思想脉搏,由于职工思想会随着时间、条件、环境等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始终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必须不断地调查研究,除此而外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掌握国内外形势及发生的重大事件,预测可能会引起的反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干部群众的广泛接触与深入交往,留心听取它们的想法和认识,了解本企业本部门的各项改革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了解他们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通过撰写论文、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了解他们平时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观点和认识等,这对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是大有益处的。

二、加强预见性,必须认真分析。就是要在调查研究取得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真地进行分析处理,找出人们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并在此基础上推测某一思想状态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结局。分析人的思想变化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经常分析与定期分析相结合,专题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同时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切忌主观臆断。要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一个人的思想状况,并要分析一贯思想表现和某一个事例的思想问题,不能想当然地随便下结论。二是要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解决好矛盾的主要方面,悉心探索思想演变的规律,努力提高预见的准确性。

三、加强预见性,必须学习和掌握多种科学知识。我们讲的预见是科学的预见,不是盲目的猜测。要提高预见的科学性,就必须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基础,例如探索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变化,就需要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的知识,分析某个经济改革措施,给一个群体带来的思想反响,就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知识等等。在分析人的思想状况时,将掌握的哲学、教育学和生产经营等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就能提高分析的质量和预见的科学性。

当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先靠预见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预见是对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只能预测未来的大概情况,不可能很具体很准确,所以在加强预见性的同时,要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重点要关心解决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把预见同现实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公共汽车公司乘风分公司)

上一篇: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