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当心是中风

时间:2022-09-28 03:10:43

【摘要】中风症状,不只有“春困”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70%~80%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1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繁出现打呵欠等类似“春困”现象。那么,怎样区分“春困”与脑中...

春季,很多人会出现疲乏、嗜睡、频繁打呵欠等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春困”。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春季气温适中,正常人的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状态,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流入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甚至出现抑制状况,就会有昏昏欲睡的表现。此时打几个呵欠,可以通过深呼吸加大人体吸氧量,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春困”只是是人体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并不是疾病。

频繁打呵欠,未必是春困

然而,一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春季也会频繁出现打呵欠等类似“春困”的现象,这时可别认定是春困而掉以轻心,相反,这些人更而应提高警惕,即使自己猜测是春困,也应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躲在“春困”背后的真凶――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前兆。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由于脑血管变窄、血栓阻塞、血管破裂所引起。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说话吐字不清、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脑中风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三高――血压高、血糖高、有害血脂高。医学研究证明,70%的中风由脑梗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则是脑梗塞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罪恶祸首。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狭窄并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就会导致大脑供血的血管管腔完全堵塞,该血管供应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轻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发生大面积脑梗塞。

中风症状,不只有“春困”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70%~80%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1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繁出现打呵欠等类似“春困”现象。那么,怎样区分“春困”与脑中风前兆呢?根据调查,脑中风患者在发病之前,除了会有类似“春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

(2) 单侧肢体麻木。如一侧肢体突然原因不明的麻木、站立不稳,走路往一边偏、行动笨拙等。

(3) 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

(4) 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容易发生跌跤。

(5) 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人体运动功能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语无伦次等情况,以及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等。

注: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也不同,因此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轻易用药。

及时施救

春季温差变化大,是脑中风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脑动脉硬化患者等脑中风的高发人群,若出现类似“春困”现象,并伴有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警惕有脑中风可能,以免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中风患者抢救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对远期疗效至关重要。在家中抢救中风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慌乱紧张。应先让患者平卧在床上,并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患者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患者衣领,如有假牙取出假牙。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先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如果患者发生抽搐,可用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以防咬破舌头;如果患者出现气急,或咽喉部有痰鸣音,可将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到患者咽喉部,然后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3)送医院前尽量少移动患者。转送患者时要用担架抬,如果是抬患者上楼梯,应让患者的头部处于高位,脚部处于低位,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需用双手托住患者头部,以避免头部震动。

(4)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患者,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5)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大多数神志清醒,此时应让患者静卧,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上一篇:早期动脉血碱剩余、二氧化碳分压对急性百草枯... 下一篇:拥抱吧!在还被允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