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科学的节目生产管理体系

时间:2022-09-28 02:36:34

论建立科学的节目生产管理体系

文艺节目作为电视节目诸多类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节目形态,一直受到各个电视台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各个电视台在文艺节目管理与生产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从文艺节目的源头(节目初始策划)到尽头(节目播放效果)的完整过程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通过这个分析,明确建立科学有效的节目生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节目生产过程的一般性管理

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电视节目的商品属性逐步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成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志。电视节目既然是商品,那么就要遵循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电视节目生产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管理方向十分明确的工作,制片人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除了必须具备作为一般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深刻通晓电视节目生产的基本规律、准确把握电视节目表现领域(即所涉及行业)的特点,这样才能作为一个基本合格的制片人领导栏目组的电视节目创作与生产。

与一般商品的生产一样,商品是由包含在其中的不同属性体现出其不同与价值的。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一种以磁记录为基础的声画信息存储技术(当然,现在已经由磁带存储向光盘存储过渡发展)。它的价值(既包含节目影响力价值,也包含节目市场价值)体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节目的创作质量,二是节目的技术生产质量。制片人的管理水平也着重体现于此。

与一般商品的生产一样,电视节目完成以后,还必须经过一个“质检”的程序来对“商品”进行最后的把关,这个“质检”程序就是领导的监看审查,如有“瑕疵”将勒令返工,这个过程也由制片人负责组织实施。如果“质检”不合格,将作为“次品”Pass掉。“瑕疵”和“次品”的出现,既是制片人进行栏目组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制片人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项目。

节目生产管理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是,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岗位考核及工作业绩评价办法,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并且充分体现出劳有所得、劳有所值的公平分配原则。制片人作为生产管理者必须坚持原则、敢于管理。

由此可见,电视节目的生产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

文艺节目生产的特殊性要求

文艺节目(综艺性晚会)是一个牵涉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的集体合作性工作,其管理难度远比一般性电视节目的生产管理要复杂得多。

目前,国内对于综艺性晚会的通行做法一般都是总导演负责制。其实无论是导演负责制也好、制片人负责制也好,作为晚会的总负责人,他实际上同时担负了艺术创作和所有事务工作总协调、总管理的重任。

综艺性晚会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它自始至终融入了所有创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心血,它的成功离不开任何一个细节工作的积累。作为总导演,必须具有洞察细微、驾驭全局的能力和魄力。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综艺性晚会的创作及录制所涉及的内容与管理细节。

上述示意图,在导演与制片人之间标示的是双向箭头,主要是因为国内在综艺性晚会的管理方面,导演与制片人的职责分工经常是模糊的,有时导演与制片人工作一肩挑,有时二者互相配合。我们没必要为此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不可,总之,他们是晚会生产剧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当晚会主题确定以后,导演(或制片人)需要根据晚会表现要求及经费预算迅速设计出晚会预案,然后报经领导审查通过后,明确为晚会实施方案。

前期创作除设计晚会方案外,还包括节目筛选、节目创作、舞美(道具)设计制作、灯光音响设计制作、服装设计制作、录制方案设计确定等多项内容。各项工作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了有效加强管理,避免出现推诿现象,每项工作应该指定一个临时负责人。

节目协调是晚会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晚会的成败,除现场执行导演外,总导演必须亲自同步管理把关。由于目前电视台本身大多并不具备(表演)节目创作能力,也没有专职的演员团队,几乎所有节目都是外“请”的,当然这个“请”是要付费的。如何约束外“请”演员,切实保证节目质量,目前,通行的做法就是签订演出协议。但是演出协议签订以后,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关键还在于必须做到随时监督,这个工作责任重、影响大。

技术协调是晚会录制成功与否的保障,它必须服从于导演的创作需要,一般情况下由电视台录制部门负责完成。但是如果晚会需要进行现场直播的话,还必须有播出部门的参与,因此技术协调通常都是由分管技术的副台长进行统筹负责的。

事务协调表面上与晚会创作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质上休戚相关、密不可分。事务协调是整个晚会创作过程中最烦琐、最具体的工作,漏一不可,它包括道具统筹(上台、下台)、服装统筹(收发服装)、误餐统筹、演员接待、人员管理、车辆调度、工作证制作分发、事务性外联与处理以及突发性事件或临时性工作的处理等。事务协调在晚会剧组的具体责任人是制片主任,事务协调的效果是晚会创作成功与否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

经费管理是晚会创作的财力保证,每一个环节几乎都需要经费的投入,根据晚会预算,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是晚会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晚会经费管理的惯行做法是导演(或制片人)签字认可,并报相关领导逐级审查、批准。

对于大型综艺晚会,由于创作或表现的需要,可能还会牵涉更为复杂的内容,这就要求电视导演必须精通文艺节目的生产规律,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驾驭全局、统筹全局的卓越管理能力。

现行文艺节目管理机制的局限性

当前,面对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我国文艺节目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来讲,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同时,由于综艺性晚会投入成本高、实施难度大,并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有能力承担,很多电视台也仅仅只是重要节日才“咬紧牙关”硬撑下来。当然了,这也说明了综艺性晚会的生产难度。

由于电视台多年来一直延续的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森严,各部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录制一台综艺晚会,几乎是电视台所有部门的临时性大集合。表面上看,是集合电视台所有相关部门全力服务于晚会工作,但实际上导演的管理效力非常有限。原本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共同配合的工作,由于导演的管理缺乏实质约束力,在具体执行上往往大打折扣,因此,这实际上从源头上已经制约了节目的创作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导演可以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管理水平,但是对于电视台管理机制的缺陷却是无能为力的。

认真研究文艺节目的生产规律,积极探索并构建一套卓有成效的文艺节目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文艺节目创作水平和生产效率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的市场条件下,文艺节目创作与生产必须面对的变化与挑战!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论电视主题报道的形象化表达 下一篇:饶宗颐《西海集》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