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外音乐史》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28 01:57:26

高师《中外音乐史》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中外音乐史》在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的课改思路,主要在于中国与西方音乐的再次整合,适量添加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音乐,同时大大增加与音乐史知识紧密相关的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及学生的歌唱回课方法等。

关键词:纵横线条 欣赏与听辨 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音乐史是高校师范音乐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几年的艺术教育专业中外音乐史课程的讲授中,于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科的界定、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整体思路、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中外音乐史》课程简介

在我国所有音乐院校、系科的课程设置中,《中国音乐史》和《欧洲音乐史》两门课程均属于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音乐学专业的主项课程。我院音乐系这几年增加的艺术教育方向,为了增强对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适应性,课程中强调对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改设了《中外音乐史》课程。

学习音乐史一般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遥望历史,感受过去人们的思维,达到“以史为镜”的目的;二是“返回”历史,“融入”历史,在历史的情境中感受音乐,可以更好、更真切地掌握每个时代音乐风格,感受每个时代和地区的音乐文化,更真实地反映音乐历史。

在课改研究中,笔者认为还应该增加第三个层面的意义,那就是:再回到现实生活,为我们的音乐生活进行一定的指导,给我们的音乐实践与音乐创作提供思路、提供方法。对于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中外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文学、美术、音乐与舞蹈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思维能力,以方便其今后的艺术实践与创作。

二、课改主要思路

1.线条:纵横交织

努力将这门课程变成纵横交织呈现网状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将二者的知识尽量融为一体。为此,应力求从纵、横两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与欧洲漫长的音乐发展脉络(纵)及各时期出现的重要的音乐现象(横),让学生能基本掌握每个时期、不同地区的代表性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流派、重大音乐事件――他们的生平、创作道路和历史贡献以及各时期乐器、演唱、演奏艺术、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努力以古今中外为着眼点,面向全球,强调纵向线条与横向线条的交织,整体的学习与感受。

以古今中西音乐为主线,以音乐历史发展的脉络为重点,以音乐发展的轨迹特征为核心,适当添加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音乐内容,采取现代教学手段和讲授一视听一演练一讲评的教学模式,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训课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教学改革中,我们课题小组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声有色,绘声绘影,讲授、视听、演练融为一体的视听中外音乐史教学盛宴。

2.内容:增加音响欣赏与听辨

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是突出重点。音乐史学理论是课程的重点,教学中对各时期各地区的主要音乐形态与风格给予一定介绍,对音乐家特别是某些重要作曲家给予一定的着重研究;对乐律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加以重视。此外也加强了对古今中外音乐史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内容。

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意识,开拓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在课程的部分章节穿插着作品实例,加深学生对中外音乐史的理解。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鼓励学生以熟悉音乐作品的音响和乐谱,辨别作品的风格特征,作为进一步理解中外音乐史的起点和依据。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音乐家音乐作品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创作道路;掌握音乐作品创作基本规则与表现特征,学习音乐艺术技巧,加强实践训练;教学活动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提问与小组讨论、课外搜集整理资料、组建班级音乐史博克、支持和组织学生课堂与课余的音乐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灵活学习,注重培养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综合艺术素质。

3.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根据艺术通才专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教学、情境教学、音乐家及作品案例式欣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

(1)讲授结合讨论式教学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原则,讲授课程中,努力将中外音乐放在其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加以学习,认识音乐的现实性、时代性。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的时代特征。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我们充分利用这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参与发言、讨论,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历史中的中外音乐事件,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参与课堂讨论,加深了学生们对理论的理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使用时代感较强的图片,包括音乐家画像、文字、古乐谱、当时的环境图片等;以及相应的音响、画面,以增强“环境感”来提高音乐史论课的教学质量。通过“趣味性――环境感――课堂讨论”三个紧密相连的教学环节,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3)现代教学方法

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为了适应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程组教师精心制作了《中外音乐简史》多媒体课件,在今年初太原师范学院的评审认定中获得了优秀。通过三个年级15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音乐教育技术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促进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教育改革。

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给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又能将音乐理论知识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听觉感性认识,训练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针对中外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作有选择的概括阐述;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各时期、各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品种、作曲家、音乐作品等,增长中外音乐文化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外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和认识。

(4)课堂与课外结合武教学

强调课堂上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讲授、课下书籍与网络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二者之间的结合,运用多次的小论文与演出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

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课堂的学习也是不够全面的。而且,理论的知识总是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用多种手段增强趣味性,一方面配合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的图、文、音响与音像,通过讲授与讨论,让学生掌握中外音乐文化史基本理论知识与规律;课下强调从书籍与网络资源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传统的灌输知识的结论性的教育转变为启发、视听、创新思维等的互动性音乐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总结能力。

多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一方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多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又促使学生获得对音乐家作品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创作道路的基本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认识,树立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结语

对于高师音乐史教学方法的探讨,是每一位高师音乐史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与教育教学机构对音乐史学科的重视,使得这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有了明显起色,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们应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加大学科自身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水平,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阅读”理念 下一篇:高师《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