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模式打造村镇银行

时间:2022-09-28 01:23:24

全新模式打造村镇银行

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在于打造符合农村地区真实需要的高质量的金融供给。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四个梯次门槛,透露出“木桶原理的金融哲理”。

中国银监会2006年年底颁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了金融高层理念的放开,要在中国最贫困的土地上尝试运用弱势金融开创农村金融真正的战国时代。村镇银行旨在打造社区金融的助推器,必将成为农村经济繁荣的金融引擎。

村镇银行符合木桶原理

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其实很明显,就是要打造符合农村地区真实需要的高质量的金融供给。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四个梯次门槛,透露出木桶原理的金融哲理:协调、和谐、共生、一致。金融如水,资金是水,而这四个规模不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像是4个木桶,可以装分量不同的水。农村地区相当于小河沟,工、农、中、建等金融机构的木桶太大了,根本提不起小河沟里的水,无法实现农村客户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和双赢。

村镇银行是我国开始农村金融原创性实践的可喜起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金融共生的内在需求。农村经济主体使用农村金融资源的净收益应大于或等于交易双方的机会成本之和,至少等于农村金融资源非农化的净收益率。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要素流动自由化对农村经济主体使用金融资源的平均净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村镇银行是对金融抑制与行政不适当干预的初步否定。金融抑制是导致我国农村信贷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成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思路应着眼于完善涉农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改革农村信贷利率体制,改革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创新信贷技术,真正改善银行和涉农客户之间的信息结构。解除金融抑制的最佳选择就是在农村真正做到利率自由化,实现利率由农村有效需求来定价。积极关注农村信贷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村金融微观基础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村镇银行是关注穷人生存权的理性回归。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提供居民福利。商业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立村镇银行旨在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要想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运用金融的杠杆去撬动农村经济的平台,村镇银行将是农村金融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形成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必须与农村经济相适应才能均衡发展。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谁决定谁、谁支持或扶持谁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双方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互相吸引。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金融资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据专家估计,未来1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700〜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00亿〜39200亿元之间。

设立村镇银行必将加剧农村金融生态竞争的激烈程度。村镇银行与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等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如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讲,四大国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机构、投资公司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金融种群,村镇银行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红海”中生存,必须实施系统创新,以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方式,提供有差别的金融服务产品。

打造核心竞争力

村镇银行要能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新型农村资金供给。村镇银行服务于新农村的着眼点,也应该主要体现在“新”上,就是要用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技术、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服务、新金融机制重塑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村的资金供给模式应该是“供给优先”为主导,“需求追随”为辅助,前者主要适用于农民种植、养殖业,后者适用于已具备了一定生产能力的农村优势产业。

创新服务手段,确立错位竞争战略。目前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表明金融资金缺乏。发展农村金融模式的难点在于金融服务的小型化、分散化与规模化的低成本运作之间的悖论。村镇银行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营业范围内的信贷服务网络,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变被动放款为主动放款。创新信贷手段,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克服农户联保“联亲不联疏”的缺陷,发挥贴近农户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抢先占领农村地区优质领域和巩固长期的优势地位。借款人能够从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金融产品与服务,本身就会构成一种正面的激励机制。

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应选择拿来主义+原创开发。村镇银行要积极探索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探索农舍抵押、农机具抵押、门店抵押和商家协会联保等贷款方式,积极推行一次抵押、集中授信、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方法,将其延伸到农村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对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企业,探索动产质押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结合,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服务方式,推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者间的联动。积极探索农民以养殖水面使用权、经营权、经济林权、订单、动产抵押、权利等作为抵押质押。对农村中小企业,探索将其存货、收费权益等作为抵押担保物。推广箱式和伞式信用共同体的做法,建立多层次的信用共同体。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探索仓单质押贷款、开发支农金融创新产品“信用一证通”。开展个人创业投资贷款、个人工资保证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创新业务。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

村镇银行必须采用“扬弃”策略,铲除传统农村金融的固有弊端,发扬新银行机制,在原创性金融开发中获得新的金融能量,为中国贫困者提供贴心到位的金融服务与资金。

(作者单位: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上一篇:中国正变得更有竞争力 下一篇: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