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环境与氛围分析

时间:2022-09-28 01:22:00

建筑空间的环境与氛围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切入,深刻揭示了环境对空间氛围发挥的营造作用,加强建筑空间的内涵与意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空间形式环境,建筑空间色彩环境,建筑空间光环境。

关键词:建筑空间;环境;氛围

中图分类号:O3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空间中,人们对色彩、光等的感官反应共同组成了客观的环境。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不仅需要符合人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要符合人的精神需求。建筑中的氛围,就是客观物质环境对人感官进行作用的结果。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空间环境与氛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空间形式环境

(一) 建筑空间形状体现的氛围

严谨规整的方、圆和八角等几何空间形式,会使人产生庄严、肃穆和稳重的感觉;空间的不规则形式会给人带来无拘束、自然和随意的感觉;高且窄的空间能够令人产生向上的感觉;细长的空间促使人出现向前的感觉。例如圣莫特教堂,它属于一座哥特式的教堂,其平面是较短横冀的十字形,形成了一种比较深远的高且窄的空间氛围。全新设计的骨架卷构造促使拱顶较轻,升高了空间,利用这个设计特点使得教堂产生了神秘感。宽且低的建筑空间会令人产生一种侧向延伸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形式能够产生宽大、开阔的氛围。可是假如处理不正确也会造成压抑的氛围。

(二) 建筑空间围透体现的氛围

空间的封闭形式能够令人产生肯定、内向和宁静的氛围;空间的开敞形式会给人带来自由、爽朗的感觉。空间形式的围和透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偏废。对空间围和透的关系应当妥善处理,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各种建筑空间氛围。香港恒生银行对这一点的体现十分明显。他要求突破银行办公楼的固有模式,在其中加入了欢乐的氛围。在街面设计部分,具有一个开放形式的步行街穿过,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建筑的主体是在广场之上,设计为一个半公共半私密的办公空间。在敞开的自动扶梯上下都充满了欢快的氛围,人们相互打招呼和交往,仿佛是一家人。建筑顶层空间是围合的,制造了一种内向且私密的环境氛围,主要功能是董事长办公室与会客。处理好围透关系可以增进人员之间的交往,提升经济效益。

(三) 建筑空间尺度体现的氛围

按照建筑功能与人的切身感受对建筑空间提出了尺度要求。空间高耸的尺度会使人感觉肃穆、崇高;空间低矮的尺度会使人感觉温和、亲切,并且充满人情味。例如宗教类的建筑出于精神方面的需要,可以设计较大尺度的空间对氛围进行渲染。住宅类建筑,空间较大很难体现出亲切、小巧的氛围,因此建筑空间只要确保功能具有合理性,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尺度感。

二、建筑空间色彩环境

(一) 建筑空间环境色彩生理作用体现的氛围

经过人类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得出了对色彩的感受与认识。色彩可以引起人的心理反应,主要是人能够利用视神经细胞对各种色彩进行识别,由于其具有的不同波长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刺激。色彩具有的温度感、距离感、性格感等直接与空间室内外的氛围产生关系,是对建筑空间环境实施调节的重要措施。可是,在具体的建筑色彩环境中,各种颜色是通过互相作用而存在的,在协调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互相对比中获得衬托。各种颜色离开色彩环境的互相关系就丧失了本身意义。

(二) 建筑空间环境色彩心理作用体现的氛围

色彩除了能够对人产生生理作用之外,还对心理产生作用。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也能制造不同的环境氛围。例如绿色能够令人感觉舒适与稳重,自然界的绿色对人的疲劳、恶心等一系列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作用。绿色的环境能够令人感觉到清新;蓝色使人产生遐想,同时它也是一种严肃的色彩。人们主观对色彩赋予的生命意义就是色彩的表情,在体验色彩环境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主观情感。有些属于直接的色彩刺激,有些是利用联想,促使色彩产生一种象征意义,进一步对人的观念造成影响。象征意义的色彩是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产物,既具有共性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运用色彩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北京故宫。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群体性,故宫突出体现了这种群体性,它将近千幢建筑集中布置在了7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这些建筑全部都是带有色彩的,因此,故宫的空间环境是色彩互相组合的环境。故宫整体多使用红黄色彩。五色之一就是黄色,是中央正色,象征着皇权。主色也包括红色,人类对红色的认识非常早,将它作为体现美好的色彩。红色能够给人带来满足与希望,令人产生美感。因此,故宫屋顶与屋身利用了大面积的黄色与红色。

三、建筑空间光环境

(一) 光环境设计体现的氛围

光环境的设计,主要分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通常光环境重点需要满足日照要求,室内应当尽量利用自然光。当自然光源无法达到采光需求的状况下,就需要运用人工光源实行有效补充,以便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在建筑整体设计过程中,虽然已经产生了设计建筑光环境与室内照明等一系列标准,可是在遵守这些设计标准的同时,还应当融入人的品位。光环境的设计,绝不能仅限于达到物理指标要求,二是要制造明亮、舒适并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环境氛围。

例如光的教会,它就已经摆脱了各种建筑标准的限制,凭借空间体验引起人们对内在空间感受和各种回忆体验,令人产生十分强烈的情感共鸣。建筑作品中利用其与悬殊面积的对比重点突出了教会具有的神圣的一面。充分体现了自然元素光具有的抽象化与建筑化。空间基本上被混凝土墙坚实的围合起来,内部是一种真实的黑暗,在这样的黑暗中浮动着一道十字架光线,这便是全部内容。墙面上的裂纹神话了建筑空间,它们将已经建筑化的室外光线进行了渲染。教堂的标志是醒目的光十字架,可是并不是设计者最后的指向。光的教会设计根本是将教父的讲坛设计在信徒的位置上以便能够体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二) 光的特性体现的氛围

光的柔和淡雅能够转化建筑空间的风骨,而点状的光源能够对重点的空间对象进行强调并且发挥主题的作用,温暖的色调能够体现古典韵味,利用低侧光光源或者设计较强的光源,一般能够加强空间的层次感,突出空间设计的重点,或者表现某种神秘装饰物。建筑物具有比较大的空间一般使用低辐射光源,采用隐藏式的设计装修方法,能够将光源以及灯具隐藏在建筑空间不同的构件中。经过虚实的比较、错落有致的光影,既能够丰富建筑空间,产生别具一格的建筑特点,还能够利用光的导向作用转换室内氛围并且获得和谐统一的过度。

结束语

建筑的主角就是空间,塑造建筑空间的氛围需要借助于建筑空间不同要素的组成、变化和烘托。它是建筑空间环境客观体现在人的感官上的结果。建筑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及其不同场所具有的性质,应当综合利用空间形式、色彩和光等各种组成空间的要素来充分发挥建筑空间的魅力,制造各异的空间氛围与感觉,符合人们对建筑空间精神物质功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空间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晓敏.极简主义建筑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10.

社.2004.

上一篇:针对正线夜间停放运营客车的分析 下一篇:国际工程考察阶段收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