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4:23:00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作者围绕着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对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信息技术进行了介绍,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F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

1、交通运输中的网络技术

公路运输行业作为一个开放性、基础性产业,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潜力是巨大的。9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技术及运输产业结构的变化,交通运输也走进网络时代,最明显的是公路的货运站场,它是汽车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公路运输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公路货运站内部结构比较完善,布局趋于合理,装备日益现代化,基本已形成全国性的货运站网络。货运站主要包括货运枢纽站、零担站、集装箱站、联运站等多种类型。其中货运枢纽站可办理多种业务,吞吐量较大,设备配套较齐全,在运输网中起中心货运站的作用。其货物的分装、保管、运输及组织管理等均实现现代化、自动化,货物的运输、配载等都可通过计算机和现代的通讯设备统一进行安排,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大火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2、 运输系统中的智能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对各种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道路堵塞、环境污染也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凶此,近年来一种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公路交通自动控制等功能的所谓智能车辆与智能公路相结合的一体化系统,即智能运输系统(ITS)也引起了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并竞相火量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目前在日本、美困等发达国家已投入市场应用的汽车导航装置、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SC)就是智能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

3、运输管理中的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始于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的GIS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所谓地理信息系统是由信息系统演绎而来,是以地理坐标为骨干的信息系统,是对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的统称,近年来在交通运输管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交通工程人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相应的城市交通地图相结合,将城市交通地理图及其有关数据数字化,建立规定比例的可视数字地图和相应的城市交通地图相结合,将城市交通地理图及其有关数据数字化,建寺规定比例的可视数字地图和相应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来进行道路交通的管理工作。在运输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可以利用建立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管理部门或用户提供各种查询要求和分析力法。

二、当前我国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在实施环节上急功近利

未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缺乏全省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分散,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低;信息系统使用率不高。行业内部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即使有了标准也不注重宣传,不注重推广应用,造成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比如公路、运管、公安、税务等部门都有车辆信息数据库,但都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造成行业间的信息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资源共享。

2、缺乏对信息他建设的系统认识

误以为信息化就是一人一台电脑,把“上网”等同于信息化:将信息化当作是信息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事情,与己关系不大。这些错误呈现出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不注重转变管理思想与理念,对信息技术存在过分的依赖 性,认为高科技无所不能,花巨资购建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因而在信息化建没过程中,忽视业务基础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缺乏按信息技术要求重新优化组合运管业务流程的现代化管理意识 ,把传统手工作业搬上计算机平台后,不愿在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仍存在着征管工作不规范、征管资料不全、资料传递不到位、 配套基础措施不完善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

3、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也是最痛心的浪费。一方面我们在大声疾呼, 交通建设和行业管理极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又在毫不珍惜地浪费人才,甚至是贱踏人才,对已有的人才视而不见,对需要培养的人才置若罔闻,对于要跳槽的人才毫不挽留。虽然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已设置了信息中心,但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首席信息官)。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缺乏CIO专业管理经验的现象,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三、加快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公路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选用、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既要满足公路行业现实需要,又要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避免今后升级发展时增加投资负担,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要从公路实际需求和能力出发,在软、硬件选用上坚持“ 先进、适用”的原则,避免盲目攀比落入“IT陷阱”,要始终明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是追时尚、赶潮流,而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2、加强应用系统开发,统一规范标准一

是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要做好软硬件的计划配置,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注重各环节各岗位的业务衔接,协调配合, 高效运行;要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软件的设计开发必须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 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平台统一、一次录入、 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分步实施,实现软件平台的标准化;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3、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提供人才保证

要加大公路信息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注意培养既懂运管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并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4、 兼顾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

在重视运管部门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做好与外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运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逐步缩小运输业户在管理模式、工作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距,避免单兵作战、形成“ 信息孤岛”。提高运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运输业产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建立民众广泛参与、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满足电子政府要求和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不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运管部门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 与公安、工商、公路、银行、银行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简便、安全、稳定、流畅的信息共享体制,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轩军旗.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华章2010(22)

2. 徐晓慧.信息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2)

3. 杨文中.袁黎.信息技术对交通技术的影响[J].交通标准化2007(1)

上一篇:针对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的几点分析 下一篇: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