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的分析

时间:2022-09-28 01:18:00

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的分析

【摘要】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阶段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因此,本文从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内涵入手,通过对投资决策阶段的估算、设计阶段的概算以及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分析,从而相应的提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造价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分析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增加,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数量也在持续增多,同时规模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政府投资项目,拉动了国家的内需,也不断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的投资项目通过利用政府的资金而建成,属于为人民服务的非盈利性的项目,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滞后性,时常出现“三超”现象,也就是说概算超出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鉴于此,加强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2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每年需要投入上千亿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因此在项目的建设前期来控制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对于改善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政府的投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说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贯穿在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承发包、施工以及竣工的各个阶段,只有将工程建设的资金控制在批准的范围之内,并对这些阶段发生的偏差进行及时,才能够切实实现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工程项目的投资过程中,项目管理容易出现投资资金管理混乱、投资效益低下等不良问题,并且可能导致“三超工程”、“豆腐渣工程”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加强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非常多。据统计,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投标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分别占据75%、35、30%之多,鉴于此,要想从根本上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就需要从项目管理的源头出发,切实的贯彻和落实资金的使用计划,从而保证资金的高效运行。

3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需要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并通过不同投资方案的比较,选择合理的投资方案。因此,投资决策阶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效益。一般来说,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为了给政府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并对工程项目的各种外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为投资估算提供有效的依据。但是从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说,对于项目的投资管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造价管理方法,其在投资决策阶段主要是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提出项目建议书、以及完成对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审批。当前,在投资决策阶段的传统造价管理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进行预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工程设施在移交之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即使是考虑了也只是从定性的方面进行分析。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投资决策方案只是一味地追求建设成本的最小化,或是对运营和维护成本进行粗略的分析,那么投资决策的方案则不是最优的,并且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问题。鉴于上面所提到的投资决策管理阶段的弊端,需要对政府投资的项目进行全面的造价管理。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额较大、工期较长,而且风险也比较大,只有采用全面造价管理,才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全面造价管理包含了项目的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员造价管理,并分析了造价管理中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从而对造价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面对政府投资项目中涉及到的包括政府、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需要将他们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从而更好的实现政府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其次,在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中影响项目造价的因素有工期、质量和成本,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转化,因此需要采用全面造价管理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的控制。再者,项目实现的全过程由各种具体活动构成,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造价管理,因此为了实现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需要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系统的造价分析。总之,在对工程项目的效益进行分析的时候,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对于工程造价的分析,从而使项目的投资符合实际建设过程的要求,时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减少投资的盲目性。

4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的设计是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建造提供所需要的规划图纸、数据或是文字性的说明,从而满足项目的技术和经济要求,因此,设计阶段作为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就传统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来说,设计技术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缺乏密切的配合,设计技术人员只是单纯地重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造价管理人员也只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造价的计算,因此设计环节和造价环节之间相互脱节,降低了造价管理的成效,并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成本。由此,为了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理念,在设计阶段需要采用限额设计、标准设计等造价方法,从而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合理的控制项目的总造价。在设计阶段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来分析设计阶段的经济指标,制定不同的造价控制目标,通过对设计文件进行认真的审核,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总造价。尤其适度对于工程比较繁杂的综合性项目,在对项目进行综合设计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审核,防止出现实施过程重复的现象,避免资金的浪费。

5项目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工程项目为了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逐渐推行了招投标的制度,这不仅能够使建设单位择优选择承包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还全面的降低了工程的造价,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整体造价。但是就目前的招投标程序来看,其制度和机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来说,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工程的成本、质量和工期的认识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合理的控制工程的造价,使政府的投资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工程招投标的时候可以在“最高控制价”的基础上加入“成本控制价”,从而保证工程的造价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二次平均值法,也就是说将所有通过资质检查和技术评审的标的进行第一次平均,除去所有高于平均值的投标单位;其次,将剩余的投标单位进行第二次的平均,最后将最接近且低于最高控制价的投标单位确定为中标单位。由此,这种方法不仅简便合理,而且还控制了工程的造价。

6结束语

综上,与非政府投资的项目相比,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此之外,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入较大、影响也大,管理程序也比较严格,因此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能够推进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鉴于此,面对近年来政府投资造价管理方面暴露的问题,需要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造价进行以科学、合理的管理,从源头进行造价控制,从而使项目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炯.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前期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2013,17(14):52-53.

[2]马俊莲.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程投资控制[J].山西建筑,2011,10(2):85-86.

[3]周沛.PM模式在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2):156-157.

上一篇:分析房屋结构抗震设计 下一篇:基坑支护的设计分析与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