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8 12:58:39

摘要: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已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组(治疗组)与疏血通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40例,疗程均为14 d。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90.0%,明显较对照组疗效70.0%显著。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纤溶酶;疏血通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743 R5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3037302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国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患脑血管意外患者日益增多,尤其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在72 h内;年龄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了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并根据病情进行了减轻脑水肿,防止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的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连续14 d使用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加入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 mL,每日1次静脉点滴。治疗组则选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20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用14 d。

1.3 临床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对比,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病残程度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显著进步:病残程度(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 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发现有明显变化,凝血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治疗后无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纤溶酶用药前均皮试阴性者使用)。

3 讨 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管再通和再灌注被广泛证明能够短期内恢复脑功能[2]。而对于绝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当失去溶栓机会后,除了采取外科手段,闭塞血管再通几乎不能。此时,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病情发展,防止闭塞血管段再延长、血栓再延伸、临床症状再加重等情况发生,所以及时进行自由基清除、脑保护治疗、微循环改善、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目前,依达拉奉是证据较多,作用较为确切的自由基清除剂;阿司匹林是公认的疗效肯定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对于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种类繁多,作用各异。而对血栓中纤维蛋白有特异亲和性的纤溶酶,对控制血栓的进展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纤溶酶作为第三代蛇毒提取物,首先采用了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技术,产品纯度高,无出血毒、神经毒、异常毒等其他蛇毒毒性;且不水解其他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膜,具有很好的底物专一性,出血倾向小,安全性能高。本报道中的80例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其次,纤溶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长达6.3 h ,保证了药物有足够时间随血液循环到达血栓部位,产生作用。最后是纤溶酶的治疗优势:其水解纤维蛋白的速度5倍于水解纤维蛋白原的速度,且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促进纤溶酶原活化成有活性的纤溶酶 ,在不引起过度纤溶的情况下快速溶解血栓;同时纤溶酶通过溶解血纤维蛋白原, 降低了血液黏度,有效抑制了血栓的形成,防止了再次梗死的发生。纤溶酶的神经细胞因子样作用,还可营养、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4]。

疏血通注射液中主要成分是水蛭和地龙,属纯动物类中药材提取物。地龙中的有效成分为蚓激酶,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并且激活纤维蛋白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效能[5]。水蛭中含有水蛭素,为强效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能够渗透至血栓与凝血酶发生感应,使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下降,防止血液凝固[6]。采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亦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其临床使用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70.0%。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能有效改善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及预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疏血通,且两药联合组未发现出血性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郑天衡,王少石.急性脑梗死的血管再通治疗[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1):710.

[3]王振才,姜超玲 ,杨淑贞,等.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凝状态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9):4546.

[4]林伟先,徐开联,汤建生,等.纤溶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6):3334.

[5]王萍.疏血通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0,30(2):2425.

[6]张清.疏血通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37.

[7]刘智刚.疏血通治疗脑梗塞42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0):219.

(收稿日期:20150114)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脉像仪参数与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波... 下一篇:心脑血管病“心身同治”疗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