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认识与保护

时间:2022-09-28 12:10:40

琥珀的认识与保护

[摘 要]本文概括了琥珀的性质、退质机理、形成及地理分布等方面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琥珀的保护问题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琥珀;退质机理;鉴别与保护

引言

人类认识琥珀的时间已经十分久远。琥珀经过加工可以研磨成为雅致魅力的装饰品,古希腊人视琥珀为阿波罗的神圣饰物,并将其作为货币;生物学家则用它研究远古时期昆虫的分类;我国很久以前就将琥珀作为药物用来防病治病。

一、古人对琥珀的认识

在西方,古希腊人因常在海边拾到漂浮的琥珀,且不知其来源,误以为是太阳在沉入海中时渗落的碎片,也有人认为是神鱼所产的卵[1]。另外,由于琥珀能摩擦生电吸引物体,在古人眼中被视为具有魔力,所以受到特别的崇敬和爱戴。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认识了琥珀,并把它作为装饰品。据考古资料所知,在石器时代就有人使用琥珀,而且在春秋战国墓葬中也时有发现。琥珀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如称江珠、遗玉、火珀、血珀、石珀、花珀等等[2]。在各种文献中也有不同的记载,如《山海经》中称之为“育沛”,《汉书》则写作“顿牟”,也称虎魄,《隋书》则称“兽魄”。据说古人认为:“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约状似之,故曰琥珀”。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明确记载“琥珀”这一名称的时间比较晚,首见于汉初陆贾的《新语・道基篇》:“琥珀珊瑚,翠羽珠山,山生水藏,择地而居”[3]。据《南史》载,“南齐东昏侯的爱妃潘贵妃,服御极选珍宝,琥珀珊一支,价值一百七十万”由此可见琥珀的昂贵[4]。

二、琥珀的形成与分布

关于琥珀的形成,中外有很多说法。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树脂化石,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再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常与煤层相伴而生[2]。琥珀形成的地质时代跨度很大,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都可以有,但主要产自白垩纪至第三纪的沉积岩里。它的地理分布也相当广泛,大宗出土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5]。

琥珀在世界上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都有发现,产地最著名的是在波罗的海沿岸,包括俄罗斯、德国、波兰、丹麦的近海地区,所产琥珀量大、质优。其次是美洲的多米尼亚;还有意大利、瑞典、罗马尼亚、加拿大、墨西哥、缅甸等[1]。

早期中国的琥珀多来自缅甸,直至17世纪波罗的海的琥珀才由葡萄牙人引进中国市场。我国的琥珀产地比较分散,多产自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岩层之中[6]。古代我国以云南等地出产的琥珀较为著名,汉代就在云南西部永平等地采过琥珀。据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哀牢山出土的琥珀最大者重约20公斤。明代在云南保山县,清代则在云南丽江县采到过琥珀[7]。而目前我国琥珀产地以河南南阳的西峡、内乡及辽宁抚顺最为著名。

三、琥珀性质

研究表明,琥珀的主要成分为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俗称煤黄,是煤和煤精的伴生者。其中含碳79%,氢10.5%,氧10.5%,比水稍重一些[6]。有的琥珀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叫琥珀酸。因此,若按是否含有琥珀酸来划分,可分为含琥珀酸和不含琥珀酸两组。前者包括波罗地海琥珀、缅甸琥珀和罗马尼亚琥珀,后者包括多米尼亚琥珀和墨西哥琥珀[1]。

琥珀形状多成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块状、饼状、水滴状或颗粒状等。颜色多呈黄色、橙黄色、棕色、褐黄色或暗红色,浅绿色和黄色、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颜色的不同还与原始树种有关。不耐高温、可燃,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琥珀中包含有微小的气泡,还有昆虫、种子、树叶和其它包裹体等[8]。

四、琥珀的退质机理

考古文物往往来自墓葬,而有机质分解时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琥珀有极强的侵蚀性。出土较久的琥珀,往往在空气中还会被慢慢氧化,导致其色泽暗淡,质地粗糙,不透明,易破碎。腐植土的分解,含有大量的硫磺酸,也会加深琥珀的颜色。总之,琥珀的退质是一种氧化作用,使它逐渐变暗,趋向粉末化。

退质现象表现在琥珀制品表面的不透明化:首先形成棕黄色的东西,然后逐渐扩大其面积。形成硬皮后会使得裂缝越来越深,致使下面的材料丧失内聚力[1]。另外,琥珀材料的质量差也容易造成退质。

五、琥珀的鉴别

常见的琥珀伪品是以松香混充。一是将松香埋于地下一段时间后取出作伪,二是从古墓的棺木中挖取的“老财香”混充,需注意鉴别。以往所见的旧琥珀工艺品大多是明清的物品,其雕刻的风格和明清玉雕相同。若琥珀经年久把玩,成润泽的宝光,年代越久者宝光越厚,表皮上还有细裂纹[5]。

一般来说,天然的琥珀很轻,在饱和盐水中会浮起,所以在1:4的盐水里,真品上浮,赝品会下沉[8]。也可以用力摩擦发出香味,味涩;或用针烧测试法,把针加热致红,烫在琥珀的表皮,会有松香味、色黑,塑料品会局部溶化而粘住针头。若要用刀削成粉末,粉成淡黄色,无粘手感,伪品刀削起碎块,不成粉末有粘手感。另外,还有乙醚测试法和声音测试法,乙醚测试法就是利用指甲油的去光水测试其表面,琥珀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柯巴树脂则会腐蚀。而声音测试是将无镶嵌的琥珀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略带沉闷的声响,如果塑料或树脂声音则比较清脆[9]。

六、琥珀的保护

清洗:对于琥珀的清洗,最常用的溶液是30%的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液,但乙醇会溶解一小部分树脂,引起漂白现象。如果琥珀制品上有白色沉淀物,可用羚羊皮摩擦去除。注意碱性物质会侵蚀琥珀,所以琥珀文物最好用蒸馏水清洗。

防氧化:琥珀的表面易被氧化,防止氧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稀薄的酒精或乙醚等水溶液,或者纯的石蜡油来浸泡;二是在其表面涂一层甘油或胶层,但此种方法时间长会使琥珀变得不透明,所以最好不要采用。

加固:有效加固琥珀的材料有三氯乙烷溶液,浓度从1%到3%不等,可用毛刷、毛笔涂抹。

对于出土琥珀文物来说,并不主张使用加固剂。原因在于琥珀与它周围的土很难分开,加固剂会将污物固定在文物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加固都可能破坏文物,影响着分析结果。因此尽量避免加固,或是在加固前提取样品。

修补与粘接:若琥珀仍透明,建议使用松香油。在合成材料中使用赛璐珞,或者聚酯树脂[1]。但是此情况下,有待重新组装的碎片要单独塑型,然后再粘接。

日常维护:琥珀的日常维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远离酸碱,避免接触喷雾型产品,如发胶、杀虫剂、香水等。二是避免和硬物首饰一起保存,以免摩擦受损。沾灰的琥珀,应用清水清洗,再用柔软的布吸干水渍。最后以少量的橄榄油轻试琥珀,就可恢复其光泽[2]。三是库房中的琥珀文物应用聚乙烯盒包装,盒内填满不含酸的织物,顶盖不得对文物施加任何压力。盒子应远离热源,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当维持在50%-60%之间。照明设备的亮度不超过150勒克斯,要进行防紫处理。

参考文献:

[1]詹长法,《琥珀的历史及保护》,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2003年8月。

[2]曹克清,《琥珀》,上海地质,2000年01期,15-23。

[3]王昶,申柯娅,《中国古代对琥珀的认识》,《珠宝科技》,1998年01期,31-32。

[4]钟华邦,《谈琥珀》,珠宝科技,1996年02期,23-25。

[5]肖诗宇,徐世球。《琥珀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别》,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0年04期,27-28。

[6]张庆麟,《神秘的琥珀》,上海工艺美术品,1994年01期,32-34。

[7]钟华邦,《中国的琥珀资源》,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3年6月第5卷二期,33-33。

[8]季力群,《沧桑历尽玉方成》,―漫话琥珀,地理知识,1981年11期。

[9]马家星,《琥珀与其仿制品的鉴定特征研究》,超硬材料工程,2007年19卷5期,49-54。

上一篇:教育的启蒙意蕴探析 下一篇:关于图书馆分类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