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27 11:25:35

在市区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主要是安排体教结合工作任务,研究推进体教结合的具体措施。刚才,东生同志宣读了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初伟同志宣读了《实施意见》。希望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教结合工作

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体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学校课余训练,积极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教育部门的共同责任。体教结合,就是整合体教两家优势,把文化教育和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有机结合,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又能更好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赢双进的新机制,是体教两家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科学育人模式。

(一)实施体教结合符合科学发展需要。多年来,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沿袭学校体育、业余体校训练的路子,相对封闭,读训结合不够。一是运动员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就业难,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去当搓澡工,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案例。二是家长不愿让有体育特长的孩子参加训练,造成了后备力量不足,制约了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指出“失去体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体教结合能使双方互补,何乐而不为?”教育部门有生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而体育部门则有体育专业技术、竞赛组织方面的优势。实施体教结合,整合两部门的优势,可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和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是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双赢共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体教结合的重要性,扎实推进体教结合工作。

(二)实施体教结合有成功经验。体教结合工作试点最早在上海,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推行体教结合,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是有“教育之乡”和“体育之乡”美誉的南通市。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江苏南通籍运动员创造了日夺三金的神话,共赢得4枚金牌,谱写了连续五届奥运会“届届见金牌、届届出新人”的辉煌历史;南通教育也与体育相映生辉,历年高考成绩都稳居江苏省前列(2008年江苏高考成绩前10名,其中南通市就有7人)。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发展中“一不输在知识上,二不输在体质上”,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南通模式”。南通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南通能够做到的,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做的到,而且有了现成的南通经验,我们也一定会通过完善改进做得更好。

(三)实施体教结合我市有良好基础。我市体育、教育工作多年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迎奥运、办全运,群众体育再掀高潮,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事业发展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体育特色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作为省会城市,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集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去年12月份,市政府组织体育、教育部门赴南通进行了考察学习,研究了体教结合工作,形成了《关于研究推进体教结合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08]73号);今年5月27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济发[2009]8号)。目前,体育、教育部门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制定了体教结合的具体措施。这些都为我们全面推进体教结合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体教结合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机制、体制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项目布局还不够合理,县(市)区体校除长清和平阴外基本名存实亡,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还比较匮乏,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市运动员仅拿了一枚银牌,还没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争取通过推行体教结合,在最短时间内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筑牢体教结合工作基础

推进体教结合,关键是是体教两家要思想统一、协调一致。我市体教两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要继续密切合作,按照“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义务共尽、责任共担、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原则,把各自的优势挖掘出来、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要“深化一个机制、突出两个重点、打好三个基础”。

(一)深化一个机制。就是要深化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合作育人机制。体育和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政部门,通过体教结合建立共同合作育人机制,就需要从政府分管领导、两部门负责同志到学校教职员工和体育系统的教练员,牢固树立“大教育”、“大体育”的观念,自觉打破部门所有、行业界限、地区类别等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协调配合,合作育人不分彼此,实现生源、师资、场地、器材、资金等方面的共享共用;做到问题共同解决、计划共同制定、政策共同研究、成果共同享用;建立遵循训练竞赛规律、文化学习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把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发挥好。联席会议轮流召集,并不是轮流坐庄,也不是各司其职,而是要在共同育人这个目标下,体教两家真正合为一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全方位合作。

(二)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一手抓学校体育的普及,一手抓体育训练水平的提升。一是普及。要采取有效措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选择和发展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对这个问题,在去年12月份的全市学校体育特色现场会已提出了“四个严格”和“三个一”的要求,“四个严格”即严格落实大课间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体质健康评价机制、严格保证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三个一”即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个锻炼项目、每班至少组织一个体育活动小组、每校至少组织一支代表学校水平的运动队。希望大家一定抓好落实。二是提升。要在普及的基础上,选拔体育特长人才、高水平运动人才,强化专业训练,提高运动水平,让这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为县(市)区、为省市甚至为国争光。

(三)打好三个基础。一是尽快建立业余训练网络。体育、教育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政策,建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市级运动队及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畅通人才培养与输送渠道;构建少儿业余体校、业训网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竞技体育训练基地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二是尽快完成特色学校和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工作。制定项目训练规划,优化项目布局,把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青少年训练和竞技体育紧密结合,整合学校和社会体育资源,做大做强体育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要及早完成对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武术5个项目的业余体育训练网点认定工作。会后,各县(市)区要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的数目搞好推选。三是尽快制定体教共同办赛制度。今后,所有项目的青少年比赛都由体教两家联合举办;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训计划,由体教两家联合研究制定、联合行文;共同组队参加各类中学生运动会。要通过联合办赛,调动学校搞好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调动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长生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从事体育训练。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

体教结合,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保证体教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必须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切实解决好师资、投入等具体问题,保证体教结合工作顺利推进。

(一)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育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一是体育系统的教练员必须到学校带队训练,也要积极吸纳体育教师到运动队任教,实行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引入训练竞争机制。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体教两家要联合举办体育师资培训班,对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三是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基层教练员、体育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一是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现有政策的同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对特别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进行物质奖励,还要在升学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对长期致力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工资晋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二是制定奖励政策。对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绩突出的学校,以奖代补,加大投入,支持他们加快发展。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体教结合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的评比。

(三)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坚持自已培养为主,积极引进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尽快制定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人才培养政策,力争借今年全运东风,提高我市的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水平。市和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体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市、县(市)区体校建设,逐步建立、恢复独立办学的竞技体育学校和“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县(市)区体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并取得成绩的,在升学加分等方面享受教育系统同等政策,切实让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放下包袱,迅速成长。

(四)搭建协调高效的体教结合运作平台。市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体教结合的指导、协调工作,从宏观上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也都要尽快成立相应组织,明确职责分工,抓紧开展工作。体育部门,负责专业训练、训练设施器材的保证;教育部门,负责文化教育、学籍管理和体育普及;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定期联席会议和定期检查评估制度,真正做到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评估、统一奖惩,充分运用竞赛、经济和政策杠杆,实现对体教结合工作的一体化领导。体教两家要密切配合,积极争取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与财政等兄弟部门加强合作,为又好又快地推进体教结合工作搭建良好平台。

同志们,体教结合,是体教优势互补、共进双赢的好事。希望大家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结合措施,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为我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篇:县委书记在争先创优大会讲话 下一篇:实施就业在就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