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中生文学审美能力摭谈

时间:2022-09-27 08:35:28

发展高中生文学审美能力摭谈

语文教材的生动性、形象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就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文学作品来说,不少作品是脍炙人口千古不朽的美文,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如春风化雨,点滴滋润,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灵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完美的心理品质。从语文教材各类体裁的文章来看,语文课的审美表现在形象美、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等方面,发展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应围绕这几方面。

一.感知形象美,陶冶性情

形象美是文学艺术的本质所在,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因此我们要善于对教材中典型生动的形象进行剖析,抓住美的所在,有血有肉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如《离骚》中的屈原品德芳香,正直坚强,忠贞无悔,无异是对学生人性美、人情美的感召。《泪珠与珍珠》中的观音流泪、耶稣滴血的崇高人生境界启迪着学生在心灵深处编织一轮真善美的花环。《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兰芝的美丽善良、贤淑坚强,焦母的刁钻冷酷,自私蛮横自然激起学生对美和善的同情与怜悯,对恶与丑的憎恶与鄙弃。崇高与卑鄙,伟大与渺小,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高尚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是什么。

二.享受意境美,获得愉悦

我们不但要对文学的典型形象进行剖析,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产生美好的情思,享受审美的愉悦,这便是意境美的教育。意境的审美表现在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等方面。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清新、恬淡、宁静,展现出山中景色的空灵幽静;竹林喧笑的浣女、荷塘打渔的渔舟轻松、欢快、愉悦,展现出人们生活的美好,这个世外桃源与污浊喧闹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自然愿意长久地隐居于此。诗歌画面清灵淡雅,意境清新宁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能很好地激起人们的审美体验。教师若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便能体会到美的意境,激起感情的波澜。

三.感悟哲理美,启迪心智

高中教材中的许多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迸发着璀璨的思想火花,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影响学生思想,塑造学生灵魂,锻造学生人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积极向上,充满激情。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的至理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体现了人的意志与精神世界的崇高和伟大,作品折射出的人生理性的光辉,可以启迪学生在失败面前一定要勇敢坚强,永远充满希望和追求,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主宰自己精神世界的英雄。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热爱生命》中写到:“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这样朴素的人生哲理,会教给学生对待生活的阴晴冷暖,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懂得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珍爱生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品味鉴赏,领悟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和哲理,使他们从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中悟出生活的真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四.欣赏语言美,怡情激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优美意境的创设,思想哲理的表达、精巧构思的设计都离不开艺术的语言。语文课中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具有色彩鲜明、声韵和谐、生动形象、意味深长等特点。如《孔雀东南飞》一课中描写刘兰芝的形象美,其语言描写在文学精品中堪称杰作,作者不惜笔墨地夸饰铺陈,从头到脚写兰芝的严妆,人物形象光彩照人,学生通过诵读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人物形象的美,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愉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加强朗读教学,渲染气氛,使学生感情激昂,充分体验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产生审美的愉悦,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钻研教材,就能发现每一篇课文的审美因素,从而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0)G0561

孟青兰,教师,现居甘肃酒泉。

上一篇:教会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关于教学督导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