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别样的精彩

时间:2022-09-27 07:33:31

摘 要: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突出一个“活”字。就教材、课堂、作业三方面对“活”字进行阐述。

关键词:活用教材;活跃课堂;活化作业

吕叔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更加有效,笔者认为就应该突出一个“活”字。

一、活用教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有什么就教什么,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

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三单元“Back to the past”中的第一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里讲到了古代的雕塑和建筑,可是学生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所以笔者在授课时借助于多媒体的呈现,补充了关于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知识,同时还补充了“世界七大奇迹”的有关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时学生也开始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对笔者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寻求答案。从教材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从一个屈从于规矩教条的畏手畏脚的“教书匠”转变为一个拥有专业自主性和生活活力的“教师”,这正是我们老师努力奋斗的目标。

2.对教材内容的重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整合。例如,在教模块五第一单元的时候,笔者发现Word power内容比较少,而与Welcome to the unit联系比较紧密,从good friends到friends’personality的衔接非常自然,因此,笔者就将两者合成一个课时。所以,在结束这堂课的时候,笔者让学生给朋友下定义时,学生就很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词汇去进行总结。整堂课内容充实,通过由简到难的任务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了挑战性和成就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活跃课堂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他们把课教活了。事实正是如此,凡是活的课堂就会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也明显。那么在英语课堂中“活”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

1.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

新课程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书面表达总是字数偏少,特别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原因不是他们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因此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笔者在备课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并有话可说。设计题目的时候注意贴近书面表达,学生就会觉得课堂上的知识可以学以致用,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更投入,更专注。比如笔者在教授模块5第二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时,最后就设计了一个问题:Can you think of any way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学生就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很多观点,也用到了很多漂亮的词组和句型。这样的结果呈现就对他们的书面表达很有用,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2.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就是用来交流的。那么作为老师,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英语是尤为重要的。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辩论这些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表现能力、交流切磋、锻炼口才的机会,因此他们都会积极参与。比如,笔者在教模块11第二单元的“Tips For Job Interview Success”时,就创设情境设计了两个很有意义的活动。第一个是Pair-work,假设他们收到了旅游公司的信,叫他们去面试所在城市的导游,,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打电话给专家求助。在这个情境下要求学生运用文章的信息编一个对话。这个活动不仅预习了课文的内容,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口头表达的机会。第二个是Group-work,在听了专家的建议之后,你做了很多的准备,并按时到达了面试场所,准备面试了。笔者设计的就是一个面试的现场模拟。学生们互相协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也就是Presentation。

三、活化作业

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英语作业的布置也应该有所创新,别具一格的、灵活多样的、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作业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作业可以分为书面和口头。传统的书面作业就是“题海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了一台机器。其实老师只要改变一下形式,那么即使是书面作业也可以缤彩纷呈。比如,笔者在教模块11第二单元的“Tips For Job Interview Success”时,布置的作业是按照课文中的面试技巧,给面试的公司写一封感谢信。同时笔者也提供了很多相关的网站,让他们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可以在网上查阅一些资料和相关的信息。这样的作业既贴近实际又灵活,学生既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减轻了负担,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口头作业,内容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们可以背诵当天所学的单词、词组、课文,通过模仿录音,反复诵读课文,从而熟练发音动作和说话的基本套路,这也是培养良好语感的必经之路。也可以是小组活动排演英语节目,比如在教了模块1第二单元的Reading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课本戏剧表演出来。一方面可以熟悉生词、短语、句型,另外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活”并不是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东拉西扯,只有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遵循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原则,才会使英语课的教学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敏,刘鹏.新课程需布置什么样的英语作业.小学教学设计,2004(2).

[2]徐秋玲,马敬泽.初中英语多样化作业形式的试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5).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东台市城南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反馈 下一篇:浓浓爱意,流淌在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