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7 07:26:32

导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差异和主体性,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应大胆挑战传统、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积极将“五导”导学法策略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学境界。

【关键词】导学法 引导 创新思维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02-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预示着课堂教学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追求教学的这种最高境界。

一 由传统的“五步”教学法转向“五导”导学法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受“五步”教学法,即“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影响,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差异和主体性,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应大胆挑战传统、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积极将“导学”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

“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此教法的核心是“导”,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指点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能力。“导”的目的在“学”,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导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导听、导认、导思、导读、导做”的“五导”模式。

二 “五导”导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有效策略

1.“导听”法的有效运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听是非常重要的输入部分。听力的训练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去听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例如:我区优秀英语教师雷俊仙在新授七年级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课时,热身部分选用了迪士尼神奇英语中有关面孔的视频来导入,学生观看后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ich words did you hear?学生回答:two ears,one nose,funny face,big mouth…当时听到雷老师在问这个问题时我就在想:为什么雷老师要问七年级学生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也许会问学生:What did you hear?同样的视频,我和她的问题有什么不同,会收到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继续听雷老师的讲授,原来雷老师这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形容人物的五官,如果我问学生What did you hear?学生的回答会是一个长句,不能直接命中本课的重点,并且为学生的回答增加了难度和不必要的障碍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不能体现由易到难的活动设计原则。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问句,为学生听力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见智慧的“导听”是多么的重要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设计听力练习时,要多思,善用、巧用针对性问题为学生“导听”。

2.“导认”法的有效运用

英语听音和认读属于输入性技能,而说和写则属于输出性技能。没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就不可能实现语言输出。并且单词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

第一,通过音、形、义相结合开展单词“导认”教学。例如:bed,eye,elephant等单词可以通过单词与实物图联想的方式来记忆。bed的b和d分别代表床头和床尾,中间的e代表床垫,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床(bed);eye中的两个e分别代表两只眼睛,而y则代表鼻子。

第二,通过编写英语儿歌或顺口溜“导认”单词。例如:I’m a cat,cat,cat. /In a hat,hat,hat. / catch a rat,rat,rat. 这样多引导孩子们学唱这样有一定发音规律的儿歌一定会积累更多的单词,认读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三,通过phonics教学法“导认”单词,提高学生单词的认读能力。Phonics教学法,也称为原音拼合法,来源于英国等英语母语国家儿童的学习方法。在掌握了phonics后,孩子的认字能力会大大提高,能够进行自由阅读。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解决单词不会读、无法拼的问题。

当学生们插上了认读单词的翅膀,单词认读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3.“导思”法的有效运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应时刻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尊重。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多以学生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

例如:在讲授新标准英语第十册Module 10 What did you put in your bag?一课时,我没有按照常规课的方式讲课,而是先在黑板的中间画了一个圆,上面写了一个单词trip,然后请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想一想都有哪些与trip相关的单词。这下可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有的说bag,有的说hamburger,有的说umbrella,还有的说iphone。不一会,老师就在孩子们的发言中写了一黑板,还有些单词都没处写了。看着这一黑板的单词和简笔画,孩子们自己都不敢相信会说这么多的单词,其中就有我们本课的一些新授单词。通过这个头脑风暴活动,既激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又复习了旧知,还引入了新知。然后我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十种物品作为野餐的装备进行小组讨论。汇报阶段我不但请汇报人汇报物品名单,还要汇报选择它们的理由。最终哪组的物品选择最科学,哪组就能获胜。在这个开放性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彻底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并且小组比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一环节老师只说了一个词trip,进行了过程性评价,剩下时间完全由学生来掌握,老师真正扮演了一个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因此“导思”法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多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因为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

4.“导读”法的有效运用

小学英语教师在语篇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有限,往往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地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导读法”可以通过“导听”“导问”“导选”“导判”“导读”“导填”“导连”“导述”“导演”“导写”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例如:PEP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一课中老师通过第一步:听音回答问题;第二步:听音选择;第三步:听音判断;第四步:自读填空;第五步:听音跟读检查填空准确性;第六步:复述课文;第七步:分角色表演来完成“先学后教”的阅读导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导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5.“导做”法的有效运用

孔子云: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明。

在学习服装类单词时,大量的单词让孩子们苦恼不堪,我也焦头烂额。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服装表演秀,在教授完衣服类词汇后,请一个学生走到讲台前伴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但我的要求是下面的观众要在模特摆姿势时手摸到哪件衣服就说出衣服的名称。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几件衣服让一位学生穿好,随着他不停地走动,孩子们为他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但却一点也没有忘记随时说出衣服的名称,因为谁说得又快又好,谁就是下一轮的时装表演者,在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与跃跃欲试的姿态中我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这个活动利用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富有动态的语言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趣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个课例体现了Learning by doing(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把智慧提升成策略,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专业成长。“五导”导学法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做思考的实践者,做实践的思考者。

参考文献

[1]韩立福主编.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大伟编著.建设理想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项家庆主编.品国学,悟师德[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上一篇:走,踏青去!Have an Outing in Spring 下一篇: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