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时间:2022-09-27 07:12:53

浅析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农村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学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习这一学科。但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天长日久,便有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追后放弃这一学科。

1.掉队原因探析

本人认为造成学生掉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心理障碍是掉队的重要原因

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他们接触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字为方块字,应为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都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里上的一些不适应。所以,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度的越快,外语学习效果越好。难以克服,则会掉队。

1.2 教师对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

由于有些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知识和技能上指导,失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些效果,用到英语上白浪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级蔓延开来,则愈加不可收拾,甚至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

1.3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很高

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技能。还要靠其它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帮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让客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方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便滑了下来。

1.4 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掉队的学生更加不适应

有的学生已掉队,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于跟上大队的学生已拉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组。所以为了这些学生必须个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1.5 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

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学生不大好争取,但毕竟是少数。他们在学生中影响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掉队孩子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学生掉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索性和英语"告别"。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做些个别工作,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信心,是他们尽快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中来。

2.全面,准确地贯彻大纲

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新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而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更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础。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而不是要求学生学了英语立刻用英语去进行交际。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初级阶段更重视听说训练,如果不抓听说训练,学生把英语学成哑巴英语,这样在后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当然,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但在学的时候没有入脑入心,一动笔,则"全线崩溃",因而掉队。

现在不少中学的英语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不是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是跟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安排教学,既考什么教什么,暂不考的项目(如语音,。会话)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纲虽然提出考试应包括笔试和口语两部分,但因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在一些学校,口语尚未纳入考试的轨道上来,因而使这些学校在教学上对听说训练在表面上重视,实际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加之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差,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家长重视不够,造成了当前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大面积掉队。当然,不外乎有些学校教师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上一篇:“厨神”老爸 下一篇:妈妈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