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27 06:53:55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实践研究

【摘 要】培养高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用人单位更是看重求职者是否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并将其作为选人、聘人的标准和依据,发展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已刻不容缓。高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实现了体育教学与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0.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高质量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有职业能力的学生”[1]。由此可见,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为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合作及进取精神。因此,构建与职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体育相关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重构具有职业特色的现代高职体育课程体系。

1.体育相关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确定

尽管职业能力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2],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尚无定论,许多学者和专家在界定职业能力的范畴时给出了不同的观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阐述是“将个体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3]。概括地说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根据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滨州职业学院对毕业生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已寻求对在校生进行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问卷中列出15项职业能力培养指标,对于每一个指标给出四个选项“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山东省部分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通过电邮和当面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企业主管人问卷36份,毕业生问卷92份。数据显示,两方面群体高度认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经过对15项指标的排序并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我们从排名前10位的指标中,选出“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三项指标,作为构建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体育课程体系的依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其融入到了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

2.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目标

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要着眼于社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体育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拓展和发挥。首先,体育教学应体现其本身固有的健身功能,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的体质放在突出位置;其次,体育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拼搏进取及意志品质等方面,比其它学科具有明显优势;再次,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身体活动中,能够宣泄内心的情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基于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将课程理念设计为“以身体素质提高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强调体育的健身价值,又注重能力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把提高高职生的体育能力和职业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中每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都应使其作用最大化。因此,体育应充分挖掘育人的最大功能,在目标设立上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兼顾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把课程目标确立为: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预防职业病的保健知识,增强科学健身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合作与竞争能力,形成自强、自信、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岗位劳动生存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生活方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具有一定社会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为社会做贡献的职业人。

3.具有发展职业能力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为专业岗位和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健身保健知识,如长期伏案型的专业(财会、计算机、文秘等)对体能要求不高,可重点加强肩背部肌肉力量、上下肢力量等内容的身体素质练习;流动变姿的专业(护士、餐饮服务、营销、导游等)对体能要求较高,应加强上肢力量、腰腿部力量和耐力训练等内容的身体素质练习;工场操作型的专业(锻工、铸造工、汽车检验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体能相对消耗大,应加强上肢力量、腰腹肌力量、腿部力量及协调性和灵活性等内容的身体素质练习。根据岗位活动特点,选择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内容,并通过多种场景的组织设计,有目的、有意识的发展岗位所需的特殊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应结合社会需要,选择实用性强和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大球、小球、跆拳道、散打、武术、形体、体育舞蹈、健美操、素质拓展、定向越野等。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确定发展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练习时,可选择与之匹配的运动项目作为提高身体素质的活动载体,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技能和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上一篇:如何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的提升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