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27 06:52:54

新时期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探讨

摘 要: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探究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其次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一、面对全体同学,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作为基础教育的美术课,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但我们在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大面积提高美术素质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该多一把尺子衡量事物,更应多几把尺子衡量我们的学生。正确把握每位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学生,敏感的找到教育的定位点。在规定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发展余地,一视同仁的尊重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二、通过轻松的环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因为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所以,开展兴趣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给学生创设发散性的情节思维,要结合教材深入的挖掘情景教学的各种因素,老师在语言上要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通过语言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加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例如,老师让学生创设“浅草没马蹄”的情景,学生可以通过任何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运用剪纸、折纸、图片或者绘画等一系列相关的形式完成这一主题内容。有的学生是运用绿色来创设一副立体的图片,老师针对这位学生的作品运用形象的语言来给学生描述一下画面中的情境。这时候有的学生能够想到一些点子,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动手制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来对主题进行创造,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够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所做的作品没有创意都是模仿别人的想法,老师最好要运用学生对于线条的了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有些作品有更加感性的认识,通过想象来开展作品的认知。

三、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都是从创造开始的。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来通过艺术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乐趣探索的过程中去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物演示教学法: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实物进行展示,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能够明白任务,老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作。如上《画一顶帽子》这课学习的时候,老师最好能够出示几个不同颜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的材料能够让帽子有不同形状和质地,学生可以用自己挑选的材料来制作帽子,学生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来制作出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学生用的材料也各种各样,有的学生用朔料瓶子来制作帽子,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形状能够学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够防止淋湿。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情景使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不断的大胆想象,比如在彩塑课《青蛙》这课中,老师有声有色的讲述一些青蛙的童话故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来越宽,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青蛙王国中。学生喜欢模仿,有时候学生就会运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动作,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演的过程中过程增强对青蛙的认识。

四、走进生活,丰富储备

形象思维和真情实感是美术活动的基础。形象和情感有赖于学生大量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感受身边的事物外,实地实物参访写生活动,应是美术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情感储备,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结合年级特点选好学生课堂欣赏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欣赏特点必须是内容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五花八门,比例不再准确,表现无拘无束。为此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中年级的欣赏特点是要贴近生活,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第八册是“挑花”、“竹编”手工课等,主要是通过欣赏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高年级欣赏特点是了解全貌,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欣赏内容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积极评价,促进发展

1.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2.多元化的激励评价。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总之,美术有效教学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符合教师教学的需要,更符合新世纪学生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女工程师怎么做职业规划? 下一篇:课程论视野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