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金银丝镶嵌的制作工艺装饰

时间:2022-09-27 05:03:36

浅析紫砂壶金银丝镶嵌的制作工艺装饰

摘 要:金银丝镶嵌的工艺操作,采用堆、雕、镂、塑、嵌、刻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不仅镶嵌金银丝,甚至施以珠宝、钻石等贵重材料,赋予紫砂壶奇珍异彩。

关键词:紫砂壶;装饰;金银丝镶嵌

1 紫砂的装饰

紫砂装饰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属性,它与造型艺术相交相融、珠联壁合、两者互动,这在中国民间工艺中是不多见的。早期的紫砂壶,人们仅限于煮茶、泡茶的使用功能,依靠自身泥质、泥色的质地,展现一种自然状态的艺术魅力。以后随着茶文化的兴盛,文人的参与推介,又发现紫砂器上可用刻划文字、图案来喻情纳意,增加紫砂的视觉美感。犹如皇宫禁苑、园林名胜、廓宇寺观中的碑刻、壁画题词一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现存的实物资料中,最早在紫砂壶上装饰联句的当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陶杯”,为明末清初紫砂花货好手项圣思制作,桃杯形象完美、工巧艺精,上刻有“阆苑花前是醉乡,黏翻王母九霞觞”,似为作者引用古诗中的前两句,却把天上人间的神话传说用桃杯上的联句衬托得意境生动。另一件清初陈鸣远制“南瓜壶”,该壶引人入胜之处是瓜形身筒上刻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两句,“东陵式”是指秦东陵侯种瓜而言。此处被学养全面、雕镂兼长的陈鸣远在壶上用联句隐喻了一位历史人物,将紫砂壶的赏用功能提高到至美的境界。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紫砂壶上镌刻诗词、隽语,或白描山水、花卉、人物之风气大开,成为紫砂装饰的一种主流形式。因而,紫砂装饰是融文学、书法、绘画、镌刻于一体的技与艺的结合,文化属性当是不言而喻的。

2 镶金银丝装饰法

紫砂装饰发展到今天,其手段和方法已大大超越了前人,在紫砂世界里呈现面目繁多、百品竞新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原来的图纹装饰刻字、刻画装饰之外,又创新发展了泥绘、绞泥、镶泥、冰纹、镶金银丝等。下面将镶金银丝装饰方法作简要论述。

紫砂金银丝镶嵌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它借鉴红木镶嵌工艺技法运用于紫砂装饰,在紫砂胎体上布局镶嵌图案纹饰,将需要镶金、嵌银的图案雕刻绘成并抽金银丝细槽线,在紫砂坯体经高温锻炼后才进行镶嵌。一般紫砂茶壶胎薄,刻线要求很高,粗细要与金银丝粗细一致,所镶嵌的金银丝较细薄柔软,并富有延展性,可拉细延伸。一般操作者需边嵌丝边用小铁锤敲打,轻则嵌不妥帖,重则壶被击坏,故要求艺人必须轻重适度、技艺过硬、胆大心细、全神贯注、心灵手巧,才能使嵌入的金银丝严密合缝、丝丝入扣。在嵌丝过程中需按线、点、面逐一将金银丝挤入槽内,锤打服帖,根据点、线、面的需要截作分段。嵌入后,器物表面略显不平,金银丝高出壶面,凸在壶体槽线亦有满与欠之分,须进行打磨,使金银丝图案平整光滑,无扎手感。艺人先将凸起部分用铁锉锉平,然后用细砂逐一磨整,磨整时不能损伤壶体表面,至表面呈现自然平滑状,达到严丝合缝的境地。

操作程序先将纹饰图案画上紫砂壶泥坯并刻出凹槽,烧成后把加工好的金银丝嵌入槽内敲实,然后再磨平;也有不磨平的,使金银丝成立体状。后者的制作手法与价值都高于前者。金银丝镶嵌的材料一般以银丝为主,锡丝也有人采用,金丝的镶嵌则使紫砂壶更增添价值。另外,还有将银熔化之后直接绘在紫砂壶坯体外表,称之为“流银”,不同于银丝镶嵌,做工及价值感均相差甚远。金银丝镶嵌的作品常用传统题材,寓意美好吉祥,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特色。自20世纪80年代起跻身于紫砂特种工艺行列,精品佳作层出不穷。适用于豪华、高档陈设,显示华贵、端庄气质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3 总结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当今紫砂装饰工艺的发展已出现了全新的面貌,也已成为紫砂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对我们中青年紫砂艺人而言,紫砂装饰的表现手法、文化内涵,依然是永恒的探索课题。

上一篇:寻找生命的方舟 下一篇:“西施舌”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