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7 04:25:44

ARCS动机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要: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科勒(John.M.Keller)将相关动机的研究做汇总分析后,于1983年设计出了动机设计模型,并提出了围绕该模型的教学设计过程,因其简便和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设计领域影响很大。科勒认为,影响动机的要素有四个方面: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即ARCS模型。本文就ARCS动机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

关键词:ARCS;动机模式;分析

一、 ARCS理论

简单的说,ARCS模型的激发动机过程是,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或工作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再使他感觉自己与任务有密切关系;接着要树立信心,让他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最后学习或工作任务之后的成就感,让他感到满意。

二、 理论框架分析

(1)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因素。虽然激发和保持受众的学习积极性是串联整个学习过程、范围广泛的系统活动,第一步同样是关键一步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有有意和无意之分,存在集中性和指向性的特征。媒体改变所展现的方式,基本上激发不出有意注意,而让学习者面对有趣的问题,会导致有意识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应该更加自觉地重视创造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就成为了教学设计者的主要目的,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意或无意点的学习活动。

(2)切身性

切身性是指教授内容和受教者本身建立学习目标的相互关系,学习动机是第二个条件。切身性有两种:目的指向切身性和过程指向切身性。很强的功利性与实用性目的存在于指向切身性,如果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会对有益于该目的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过程指向切身性强调于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并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到学习本身用自己的人格特质不谋而合。当学习者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好,他的动机将被激发。

虽然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内化目的是合理的目标设置,目标终归是外部诱因的组成因素,其动机不会持续作用。但过程切身性将重点放在学习中享受愉悦气氛,原本枯燥的学习可以变得有乐趣盎然。这些本质的区别在这两种切身性体现出来,所以教育工作者如果把两种切身性的区别本质结合在一起会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3)自信心

自信心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的第三个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为他们成功的几率很高,可以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自信。凯勒的看法是,学生对某教学有了浓郁兴趣后产生了切身性,则自信心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要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然会放弃学习任务。

(4)获得满足

满足感来源于自身目标实现后的奖赏。它强调的是学习效果和学习者预期一致后,学生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学习,学生能看到学习成果,让学生在任务结束之后感受到成就感。假如一个人对成功的期望值很高,任务完成后,他可能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相反,如果预期较低的水平,可能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

ARCS动机设计模型可以看作一个过程:为了调动个人的动机学习,首先让他的注意和兴趣放在某项学习上,使他明白到完成这个任务是和他自身有关的,然后让他感觉,他可以做好这件事情,信心油然而生,最终学习完成后让他感受到成就感。

三、ARCS动机模式的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Keller(1987c)研究指出:曾将 ARCS动机模式推广于二个在职教师的研讨会中,一个是每个月二次、一次四个小时、为期四个月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介绍 ARCS 动机模式(只是课程的一部份);另一个是每个月二天连续三个月共六天,以一天上课与一天个别观摩教室教学的方式学习 ARCS 动机模式,二个研讨会的老师大多持正面的态度,有八成的教师认为 ARCS 动机模式可增进其教学动机的呈现。Keller的动机实施,是根据学生的动机情况和教材特点而制定的,操作方便,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具体激励策略,并且很多都是非常实用的。Visser 和 Keller(1990)设计将 ARCS 动机模式临床使用于莫桑比克教育部的一个专业成长课程后,Keller 便因本身兴趣转向,不再将 ARCS 动机模式推广于教师教室教学,而是转向将其应用于网络或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

(2)国内研究

林琳(2010)发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不如英语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一现状,把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用到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上。在研究中,ARCS动机模式的每个要素对学生的影响水平并不相同,影响程度最高的是相关性,满足感与自信心排第二, 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注意。研究者研究结论表示应用ARCS动机模式后,英语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容易的激发出来,也可以帮助到那些英语教学工作者。陈立春(2010)通过美国“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原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探索具有我国本土化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方法、途径、操作策略及其可操作性、应用性、实效性的成功案例,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丁为民,蔡之让和邹海(2010)尝试从ARCS模式的四个因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以更好更快地完成课程的学习。陈宜(201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结论得出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应用是有效的,能调动受众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一步推广。(作者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学院)

上一篇:淡谈给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下一篇:基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