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9-27 03:12:01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电气安装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会出一些质量通病,本文对这些通病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实用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 电线套管敷设常见问题及防治

1.1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电气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不专业;操作人员不认真负责;相关监理工程师要求不严,监督不力等原因,在电线套管敷设过程存在较多的问题,常见问题列举如下:

1.1.1 电线套管弯曲半径太小,出现“死弯”或弯扁度过大;

1.1.2 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接跨接钢筋,或搭接长度不够;

1.1.3 管子敷设好后没有密封处理或封堵不牢,特别是暗敷的管子;

1.1.4 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时不设过路箱,留下隐患;

1.1.5 管子敷设于墙壁或楼板中时,埋设深度不够;管子成排或成束排列,影响结构安全;

1.1.6 用薄壁管代替厚壁管,用PVC管代替金属管或两者混用;

1.2 相应的防治措施:

1.2.1 配管时应按相应施工规范标准执行,管路弯曲处弯扁程度不应大于外径的1/10;管子暗敷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或砼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同时,应注意指导工人正确使用手扳或油压煨弯器、煨管机,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1.2.2 禁用割管器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不斜,管口要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管子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应按规定焊接跨接线,并且两端焊接面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禁止“点焊”及焊穿管子;

1.2.3 导管敷设好后应及时对接口或端面密封处理,密封应牢固可靠,如缠包防水胶布或塞防水胶泥等,防止水泥砂浆、水或其它杂物进入管内造成堵塞或锈蚀,影响以后穿线;

1.2.4 管子经过变形缝时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接线箱,并且在两侧连接好补偿跨接地线;

1.2.5 管子敷设于墙壁、楼板中时应保证埋设深度足够;管子成排敷设时管子之间应有一定间距,以防楼板或墙壁开裂;

1.2.6 薄壁管不得代替厚壁管, PVC管不得代替钢管混用,应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管材,专业监理工程师及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2 电缆敷设常见问题及防治

2.1 电缆敷设是供电系统的基础工作,工作量大。电缆是电能输送的主要通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下面对此分项工作在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2.1.1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拐弯处半径不足;

2.1.2 电缆两端未挂标志牌或标志牌不符合要求;

2.1.3 电缆敷设时破坏保护层或绝缘层;

2.1.4 电缆敷设前后未进行绝缘摇测;

2.1.5 在低压配电柜内接电缆时,未按设计回路编号连接开关,位置出错;

2.1.6 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其它弱电电缆混放在同一线槽或桥架中。

2.2 相应的防治措施:

2.2.1 电缆在施工前应事先排列好,作出排列表,严防交叉;在拐弯处应满足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

2.2.2 电缆敷设好后应按规定挂标志牌,规格统一并注明电缆编号、规格、电压等级;

2.2.3 敷设电缆时应特别注意产品的保护,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保护层或绝缘层破裂或划伤等;

2.2.4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摇测,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2.2.5 施工前应看懂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核对每一条电缆连接是否正确无误;

2.2.6 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其它弱电电缆应分开敷设,不得共槽或共桥架。

3 配电箱、盘(柜)安装常见问题及防治

配电箱、盘(柜)是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的关键设备,安装质量好坏也影响着使用建筑功能正常发挥,同时对建筑美观也有所影响,因此须重视,归纳常见问题如下:

3.1 配电箱、盘(柜)安装位置不正确;标高不对;不水平;暗设箱体凹凸墙面太多;

3.2 基础型钢几何尺寸与配电箱、盘(柜)不相符,用气焊扩孔平直度达不到要求;

3.3 固定支架、垫板安装后露出地平面,影响外观质量,甚至影响手车进出柜操作;

3.4 二次线路压接不紧或接线有误;

3.5 配电箱、盘(柜)内接零、接地安装不规范;

3.6 配电箱、盘(柜)内电器元件、瓷件油漆损坏,粉尘、铁削等污染严重;

3.6.1 对于暗埋在墙壁内的箱体,应按图纸位置预留孔洞;安装时应对位置及高度测量准确,调整好箱子的标高、水平度;根据装修施工标准,调整好箱体表面与墙壁面的距离;

3.6.2 基础型钢应严格按照设备尺寸及工艺标准下料施工;型钢应平直,将“死弯”部位切割掉,用机器开孔;

3.6.3 固定框架用的支架、垫铁在使用前,应先将土建地面标高确定好,再确定安装位置,但必须放置在地平面以下;

3.6.4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配电箱、盘(柜)内二次线路接线情况,发现有接线松动的应压紧,接线有误的应改正或请厂家协助处理;

3.6.5 配电箱、盘(柜)内须有相应的地排、零排,排列整齐,标识齐全;接地干线接至箱内接地母排;基础框架和箱、盘(柜)外壳及箱门用相应地线接至接地母排;地线用黄绿色线,零线用蓝色线;

3.6.6 施工时应对箱、盘(柜)进行保护,防止污染或损坏,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清理,保证柜内清洁;

4 电机安装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

4.1 电机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属于终端设备,是动力中心,也是建筑各项功能发挥的最关键设备,安装质量好坏对于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及使用寿命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须特别重视,对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根据经验总结如下:

4.1.1 电机安装不水平或不垂直;

4.1.2 设备基础不符合要求;

4.1.3 抽芯检查不彻底;

4.1.4 电机接线盒内导线,线间对地距离不够;

4.1.5 接线不正确;

4.1.6 电机外壳接地线不牢或接地线位置不正确;

4.1.7 电机启动跳闸;

4.1.8 电机受潮或浸水。

4.2 相应的防治措施:

4.2.1 用水平仪核定标高线,电机安装后用水平尺找平,用垫铁垫平,每处垫铁不超过3块。保证电机处于水平度或垂直度;

4.2.2 设备基础应按设计要求及产品安装要求施工,其尺寸大小、砼强度等级、型钢规格都应满足要求;基础预留孔洞位置、深度、大小应准确;预埋地脚螺栓数量、型号规格无误;

4.2.3 电机安装前应进行彻底抽芯检查,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才允许安装:线圈绝缘层完好,无伤痕,绑线牢固槽楔无断裂,不松动,引线焊接牢固;内部清洁,通风孔道无堵塞;轴承工作面光滑清洁,无裂纹或锈蚀,注油的型号和数量正确;转子的平衡块坚固,平整螺丝锁紧,风扇叶片无裂纹;

4.2.4 电机接线应排列整齐,严禁导线,如有特殊原因对地距离不够时应加强绝缘保护;

4.2.5 应严格按照电源电压和电机铭牌标注的电机接线方式接线,全部接线完成后还需要检查相序是否正确,以防电机反转;

4.2.6 接地线应接在接地专用的接线柱上(端子)上,接地线截面大小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压接牢固;

4.2.7 电机调试前要检查相应热继电器电流是否与电机相匹配,电源开关选择是否合理;

4.2.8 电机受潮或浸水应先进行干燥处理,如通以较低电流或烘干等,同时应检查轴承是否锈蚀并进行处理,若锈蚀严重则应更换轴承。

5 结语

以上仅是对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的一些浅见,还有许多内容未能涉及。只有认真理解和执行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才能使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28-338.

[2]马松玲.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89-236.

上一篇:浅谈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的维修和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