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鬣狗难过岔路口”导写

时间:2022-09-27 02:51:54

材料作文“鬣狗难过岔路口”导写

[文题]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上,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丛中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相隔越来越远,最后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在经历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后,我们又迎来了新材料作文。认真审视新材料作文,会发现它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混合体”,既有材料作文的“限制”,又有话题作文的“开放”,使二者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因此,新材料作文正成为高考作文的“新宠”。

要写好此题,最主要的是全面把握材料的主旨,准确立意。鬣狗之所以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是因为它同时追逐两条路上的山羊。这是材料的关键之处,抓住了这个关键,准确立意也就不难了。最切题的立意有两个:一是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善于取舍;二是做事目标要集中、专一。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这两种立意,但也有很多学生写的是不要贪心或要知足常乐的主题。鬣狗的确是因为贪心,才想同时得到两只山羊的,这种立意有一定道理。但是联系材料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山羊在不同方向的两条路上,可以看出这种立意并非最佳,因此以此立意的文章只能被定为二类卷。在内容上,不少学生还是抓住陶渊明、李白、屈原等这些“大路”材料不放。不是说不可以用这些材料,但见多了,阅卷老师就审美疲劳了,何永康教授开玩笑说:“一到6月7号(笔者注:高考时间),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汨罗江,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希望学生能够尽量运用一些新鲜的材料,即使是旧的,也可换个角度,换个说法,以使文章多些自己的思考,多些新鲜感。

[佳作展示]

取舍之间见成败

泰安一中2006级 沈文佳

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岔路口,我们必须懂得选择与取舍。这意味着有时必须学会放弃,因为成败就在取舍之间。

面对岔路口,我们只能选择其一。这就需要一种义无反顾、舍我其谁的信心,一种敢于正视自己的勇气,一种懂得舍弃与选择的智慧,一种反应迅速的果断,一种着眼于大局全面看待成败的成熟。

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选择花费的时间越长,你出发的时间就会比别人越晚。如果身陷选择的泥潭,无法自拔,不能做出取舍,两方周旋,两面受阻,想鱼和熊掌二者兼得,最终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可悲结局。所谓“鬣狗难过岔路口”,不善取舍,就难以取得成功。

人生充满了取舍与选择,每一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岔路口,这就要求我们果敢地做出抉择。就如同登山,选择夜晚启程,你就必须放弃清晨的阳光、鸟语花香,放弃优美的风景和喧闹的氛围,但你能够欣赏到夜色中的幽谧山林与日出的万丈光芒。选择幽僻小径,你就必须放弃游人如织的路线,放弃相对平坦轻松的安逸,但你可以一睹无限奇异的风光。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曾经提到,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兴趣非常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想当老师,当工程师,当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他的父亲告诫他说:你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应选定一把椅子!已有歌唱功底的帕瓦罗蒂经过反复考虑选择了唱歌,并最终成为伟大的歌唱家。试想,帕瓦罗蒂如果不是选定“一把椅子”,而是选择“两把椅子”或“多把椅子”,很可能事事都通,事事稀松,绝对不会成为青史留名的歌唱家。

取舍之间见成败。在岔路口前要学会选择,果断取舍。舍弃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集中有限的精力在一条道路上尽力走得更远。当我们看到更远的风景,也就弥补了在岔路口的舍弃带来的遗憾。

在选择面前,学会取舍,也就是把握住了成功。

[简评]

本文最大亮点是论述充分。既正面论述,又反面说理,还对“舍弃”作了准确深入的界定,从而使得文章论证严密,滴水不漏,无懈可击,足见作者有很深的思辨功力。而登山的比喻论证和帕瓦罗蒂的典型例子,使文章增加了情趣,增加了内涵,更增加了说服力。

上一篇:《永恒的鸟巢》升格途径展示 下一篇:诗意类新材料作文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