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使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教学

时间:2022-09-27 02:25:53

恰当使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形式多样,表现力强,运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为课堂教学展示了一方新天地。教师已逐步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燃情,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设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仍是一种心理期待,期待引情入境。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中形象的画面,鲜艳明丽的色彩,赏心悦目的形象,生动可感的声音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入阅读期待。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教师就注意媒体燃情,促情境期待的生成。上课伊始,随着惊心动魄的画面,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文本中,使自己的情感在情境中得以熏陶、升华。接下来学生在饱满的激情中反复读文,发自肺腑的表白,使情境期待得以爆发。一曲《为了谁》,让孩子们千言万语的期待心理留在纸上,流进了心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比较,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比如: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课时,教学目标中要求让学生了解斯帕拉捷几次试验的不同结果。以往的教学,要依靠课后练习,把练习中的问题制成表格,教师讲解并板书表格,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板书上,计划的一堂课时间,根本不够用。使用多媒体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将斯帕拉捷几次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成表格,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将表格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每放出一次实验的过程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可以指名让学生来说。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许多的学习、思考机会和训练密度,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减轻了老师课堂上的压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西湖》一课,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西湖美景的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西湖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使学生从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西湖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西湖边那心旷神怡的心情。这样学生读起来很有兴致,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内容,教学目标落实得很轻松。将原来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的适当使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性,课堂上的大半时间甚至整堂课都在用多媒体,而且什么信息都依靠多媒体来呈现,那么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就难以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就会是披着“现代化”这个漂亮外衣的新形式的满堂灌,而使语文教学由原先的“人灌”变成现在的“机灌”。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的原则应该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启发而不灌输,引导而不替代。特别在讲授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声音和图片并用的特点,化静态为动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语文多媒体课堂,给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媒体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开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我们若能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之有机结合,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在我们的教学发挥最佳作用,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使其真正成为优化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具。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海河小学)

上一篇:浅析初中美术课堂上的构图教学 下一篇:放变结合 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