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机械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7 12:07:00

公路机械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公路施工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对公路机械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维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机械设备的故障规律,分析了公路机械设备的使用要点,分析了公路机械设备修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为提高公路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一、公路机械设备故障规律

(1)早期故障期。早期故障出现在公路养护机械开始工作的较早时间,其特征是故障率较高,且故障率随时间推移而迅速降低。故障原因是由于设计、制造的缺陷或修理工艺较低造成的。(2)偶然故障期。偶然故障期是公路养护机械经过早期故障后,耗损故障期之前的时期。这是机械设备的有效寿命期,其特征是故障率低而且稳定。(3)耗损故障期。耗损故障期是公路养护机械使用的后期,其特征是故障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多。这是因为机械长期使用,产生疲劳、磨损、老化、腐蚀等引起的。

二、公路机械设备的使用要点

(1)预防机械设备腐蚀。腐蚀对机械的损害很大,即会损坏机械表面漆层,还会加剧机械的磨损程度,这也是造成机械故障的一大原因。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结合工地空气污染情况、天气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化学腐蚀对机械的损害,重点是预防雨水及空气中化学成分对机械的损害。(2)清除机械杂质。机械杂质进入到机械内部以后,会与油混合在一起,加剧机械各部位零件的磨损。所以对工作在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场所的公路机械,要使用配套、优质的零部件及脂、油,控制杂质污染的源头;要做好工作现场的机械保护工作,确保相应机构能正常工作,预防各种杂质进到机械内部。(3)保证正常的工作载荷。随着工作载荷变大,机械零件磨损也会变大。只有在设计载荷内工作,才能让机械的损耗减小寿命增长。降低机械磨损的方法是让公路机械避免超负荷工作。(4)控制机械设备温度。只有保证机械零部件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在公路机械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低温下超负荷运转,还要避免在高温运转。(5)合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剂,适时机械是防止磨损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机械的种类、应用结构、工作环境、不同的季节等选择正确的剂类别、质量等级及牌号。此外还要经常检查剂的数量,不足时及时添加。

三、公路机械设备修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方法不正规。在维修公路机械时,存在维修人员采取不正确的维修方法,采取应急措施替代维修的方法,造成治标不治本的情况时常发生。(2)零部件好坏不重视。在维修作业时往往只重视总成的维护,忽视对零部件的保养,认为小零件不影响机械的工作,只要机械能动就凑合着用,结果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3)垫片使用不规范。在机械维修时垫片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出现泄漏、松动等情况,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4)零部件清洗不彻底。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不注意零件的清洗,导致零部件早期磨损的现象,特别是工地修理时不注意清洁,导致机械磨损加剧。

四、维修管理措施

(1)建立设备维修档案。建立设备维修档案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设备出厂时的维修手册、技术资料、零件目录等。二是维修登记卡由维修人员将每次维修设备的时间、地点,发生故障的部位,处理办法,更换主要零部件等进行认真填写。三是履历书由机手填写,机手在班前、工作过程中、停机后通过机械上的仪表及个人技术经验对设备检查作日保,并记录在履历书上。(2)采用先进维修手段。进行不解体检测技术工作。据统计对于性能正常的设备,盲目拆检一次其寿命减少20%。目前机械设备的维护向不解体检测和不解体保修方向发展,我国也进行这一领域的工作。(3)搞好配件供应。严格按照交旧领新制度,确保旧件的回收。因为公路机械化施工一般都采用流水作业,施工现场没有时间修复旧件。(4)提高机械人员技术水平。公路机械化施工队伍的机械人员要求较高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

公路机械维修管理在公路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不断的结合实际工作,探索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维修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完善我们的现场管理制度,并增大监督力度,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从而减少维修费用所占的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安子军.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上一篇:基于重物下落实现规定轨迹运动的无碳小车的设...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