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角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09-27 11:54:04

从实践角度探究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我国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大都以接受式为主.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本文以目前普遍存在的接受式教育为起点,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如满堂灌、机械式讲授等仍然是一大部分教师热衷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强调的不是对知识和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而是以模仿和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机械式学习模式.长期在接受式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平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由于大都习惯教师讲授,学生听以及记忆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不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对学习的兴趣不仅消耗殆尽,还丧失了怀疑性和创造性精神.进行实验教学时,机械的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或者教师的演示过程来进行实验,只是一味的模仿,缺乏自主设计和探讨的精神.更有甚者,为一味的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大大减少甚至不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只是单纯的以教师演示为主来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的应对现在的应试教育,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声誉,但是这种接受性的教育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课程安排一旦结束,可能所学的永远都无法与实际相联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甚至由此而带来的学习习惯可能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及相关措施

1.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与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从不同角度挖掘理论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的实际应用相关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能更好的让其以理论知识去指导今后的实践.例如,教师在讲授摩擦力的概念时,不仅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来说明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摩擦力作用以及弊端,还可以现场模拟实验;讲述压强时,可以通过问学生高原反应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也可用水不同深度的压强来演示压强的作用效果.如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能力,可以联想到生活实际能够运用的地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激起学生好奇心,支持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尝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能力的各种构思和想法.

2.加强实验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为保证物理实验高效有序的进行,需要对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有很好的掌握.物理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观察、读取以及记录实验数据.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让学生在深刻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和构造的基础上,将其用在实验设计的其他范围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如,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物理仪器的使用时,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设计探讨性实验的试验方法.

探索性实验一般从问题的矛盾开始入手,凭借其与学生认知的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是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对基本物理知识的掌握,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这不仅改善了学生的思想模式和学习习惯,同时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去.另外,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索性能力,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索.

3.结合理论和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课本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某一个概念的重点和关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流利合逻辑的表达,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常识进行讨论,找出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总之,初中物理涉及许多概念,在进行基本理论的学习时,不能够死记硬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指导日常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做到掌握.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都大有裨益.获取知识不是为了更好的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立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 200(8).

[2] 黄伦松.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

[3] 范秋英.新课标改革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J].创新教育,2009( 11):12-13.

[广西省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初级中学 (547000)]

上一篇:基于潜质生角度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