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27 11:15:39

水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通过对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的原因分析,提出其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关键词:水稻;粒黑粉病;综合防治;

稻粒黑粉病俗称黑粉谷、乌米谷,主要危害稻穗,在水稻杂交稻田、制种田发病较重,一般田间病粒率10 %~30 %,高的可达50 %以上。

1症状

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只危害谷粒,在水稻近成熟时显症。一般每穗1~2粒或3~4粒,严重的达10粒以上。一般初期病粒谷壳色稍暗,尚未完整,颖外隐约可见内有黑色物的存在,后染病稻粒呈暗绿色或暗黄色,内有黑粉状物。成熟时从腹部或内外颖合缝处裂开,露出黑粉,病粒的内外颖之间有一黑色舌状凸起,常有黑色液体渗出,污染谷粒外表。扒开病粒可见种子内局部或全部变成黑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但有少数病粒谷壳不裂开,似青秕粒,手捏有松软感,如浸泡水中即显黑色。还有少数病谷仅局部遭破坏,如种胚保持完整,则尚能萌发,只是出苗细弱。

2病原

病原Tilletia barclayana (Bref.) Sacc. et Syd.称狼尾草腥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孢子堆生在寄主子房里,被颖壳包被,部分小穗被破坏,产生黑粉。厚垣孢子球形至广卵形或椭圆形,黑色,大小25~32μm*23~30μm,表面密布齿状突起,无色至近五色,顶端尖,基部多角形稍弯曲;担孢子线状,五色无隔膜,大小38~55μm*1.8μm;次生小孢子膜肠状,大小10~14μm*2μm。

3侵染循环

水稻粒黑粉病不属系统侵染病害,而是发生在开花期侵染,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及种子内外越冬,灌浆期间,越冬的冬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正在扬花的稻穗花部或幼颖上,萌发侵入,以病菌菌丝在稻谷内蔓延、繁殖、破坏谷粒,后期形成冬孢子黑粉,收获脱谷中使稻谷破裂后散出的冬孢子,粘附在健粒上或落入土壤中越冬。孢子在正常条件一般可以存活1年或更长,曾发现在贮存稻谷中3年后仍存活,还能通过家畜消化道而存活,故种子、稻草、肥料、土壤均可带病原菌。因此,在防治措施上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并着重搞好药剂浸种和花期施药。

4发病条件

4.1种子带菌带病

种子通过调种可以传入无病区而发病,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发病后主要通过土壤带菌的途径加重病情。

4.2土壤带菌

土壤带菌量愈多,发病愈重反之则轻。老稻田比新稻田发病重,与越冬菌源增加与积累有关。

4.3气候条件

一般抽穗扬花期多雨、高湿天气多,有利于病菌冬孢子萌发、侵入,不利于水稻开花,使开花期延长,增加感染几率,所以发病较重。冬孢子在10 ℃以下不能萌发,抑制萌发高温在34 ℃以上,萌发起点温度为 14 ℃,萌发的适温范围为18 ℃~32 ℃,最适萌发温度为26 ℃~ 28 ℃。

4.4田间管理

一般稻田氮肥施用偏多、偏晚,使稻株生长过旺,既增加田间湿度,又降低稻株抗病力,发病常常偏重,抽穗期灌水过深或地势低洼,积水过多,均可形成环境郁闭,光照不足的局面,也易诱发此病的发生。

5综合防治措施

5.1农业防治

一是根据国内外许多报道已经表明,严格实施植物检疫,防止带病稻种调入无病区,这是防治此病传播的根本措施。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主要是选用闭颖的品种,可减轻发病。三是在病害发生的田块,应该及时摘除病穗,减少菌源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四是加强种子处理,选用重力式精选机选种,可去除95 %以上的黑粉病粒;再用7 %的盐水选种,可将病粒全部清除;选种后再用40 %多菌灵 800倍液浸种24 h,可杀死潜伏在种子上的黑粉菌。也可以采用0.25 %戊唑醇悬浮剂种子包衣技术,种衣剂使用量按水稻种子重量的2 %比例进行拌种。即种衣剂2 kg加清水0.8~1.0 kg(种子表面光滑的少加水、表面粗糙的多加水)稀释后配成药液,拌种100 kg。可兼防其他病害。五是加强肥水管理,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搭配,根据目前化验数据,应采取减氮、稳磷、增钾的科学措施。禽畜粪肥须经沤制腐熟后施用,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要及时。合理浅灌,并注意排水晒田,增强稻株抗病性,减轻病情。后期田间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水、肥管理,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

5.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适时适法。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有多菌灵、粉锈宁、克黑净等。可选用30 %百科乳油(双苯三唑醇)每亩用量75 mL或40 %灭病威胶悬剂(多硫悬浮剂)每亩用量200 mL或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50 g,对水50 kg进行喷雾。这些药剂对稻粒黑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效,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各类药剂的特点,科学使用。要求在破口期,盛花期各用一次药,一般在上午8:00之前或下午15:00之后喷施,切勿在扬花时喷药,以防引起药害。小水量细喷雾,均匀喷洒穗层,要特别注意对下层穗的防治。水量以150 kg/hm2为宜,不宜过大。扬花期如遇到大雨洗花,雨后须及时补喷药剂。■

上一篇:谈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措施 下一篇:滑县提升粮食生产品位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