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描写生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27 09:39:31

关于线描写生教学的思考

摘 要 线描写生在中国画教学、创作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管人物还是花鸟的写生、创作都是以画家的真情实感到生活中去寻求灵感,并在生活中扩大、升华情感,它虽然广为人知,却很少人真正明白其中根本内涵之所在。只有通过去大自然中亲身实践,通过心与手的记录、描绘,才会创作出生动的作品。对中国画中线描写生的理解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线作为造型手段的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的方法,也是中国画中最为常用的写生方式。中国画线描艺术的历史悠久,“以线造型”特有的审美情趣构成我国传统绘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特色的灵魂之一,是我们学习中国画,学习工笔画以线取形、以线造型、以线表型的基本环节。

关键词 线描写生 取舍 临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线条是体现绘画美本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中,不论人物、山水、花鸟都有勾勒法和没骨法之分,勾勒法用线描,而没骨法仍然也以线描为基础。线的软硬坚柔、轻重缓急、光滑滞涩、清晰含混等等品格;线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曲直、快慢等等节奏的变化,都描绘了绘画物象的质感,也表现了无限丰富的情感层次。在我们中国绘画里,线条感情意味更为丰富。例如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由近于平行的线条组成,运动徐缓,延绵层叠,疏密相间,给人以宁静、和谐、深远的感受;斧劈皴,由粗壮的短线和断线组成,运动疾速,锋利逼人,给人激越兴奋的感觉。同样,线描方法中的十八描,给人物、花鸟的绘画都带来了丰富的感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可以说,线在国画中是精髓、是生命、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而且写生方法又灵活多样。

1线描课程的益处

谈到线描,大多美术院校的多数专业通常都不会把它考虑在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范畴,只有个别专业学科除外(如国画)。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思考线描本身,这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且基础功能强大的课程,它要求习画者必须在并不由线组成的物象世界中提炼与抽象形态,让对象在画面中呈现出“线”的形象来,这就有了主观观念的介入,修养与气质的介入,文化品味的介入,也因此,线描的个性感强,表现力强,艺术气质浓厚。而线描这种具有主观性提炼的艺术创造特征,却正是视觉艺术学习中必备的一种可贵素质及素养。

线条,是一种高度概括和简练过的轮廓和视觉艺术元素,实际上,线描既可作为学习造型的基础能力训练,又可作为创作中直接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是我们间接学习其它重要艺术处理手法的强化型载体和媒介,把线描作为基础课程学扎实学到位,其实可以为许多美术专业打下一个具有建设性、发展性意义的良好基础,换言之,对于任何美术专业来说,线描其实都是一门非常有效和颇具特色的素质教学工具,值得设立和推广。

在此笔者认为,我们对线的研究应当放在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对物象线性的感知与对线的运用成为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然而,在美术类高校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线的认识和训练却往往相对薄弱,所以对线的深入研究也就是线描课的开设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线描技法的重要性

线条是体现绘画美本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中,不论人物、山水、花鸟都有勾勒法和没骨法之分,勾勒法用线描,而没骨法仍然也以线描为基础。线的软硬坚柔、轻重缓急、光滑滞涩、清晰含混等等品格;线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曲直、快慢等等节奏的变化,都描绘了绘画物象的质感,也表现了无限丰富的情感层次。曾在一本书里看到法国印象派画家西涅克关于情感与线条用法的话:“表现宁静之感一般使用平卧线;表现欢乐易用上升线;表现抑郁易用下降线;介于三者之间的线将产生无限变化的感觉”。在我们中国绘画里,线条感情意味更为丰富。例如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由近于平行的线条组成,运动徐缓,延绵层叠,疏密相间,给人以宁静、和谐、深远的感受;斧劈皴,由粗壮的短线和断线组成,运动疾速,锋利逼人,给人激越兴奋的感觉。同样,线描方法中的十八描,给人物、花鸟的绘画都带来了丰富的感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可以说,线在国画中是精髓、是生命,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

3掌握线描写生方法有助培养造型能力

写生对于每一个学画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训练,它在“应物象形”能力的培养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若对物象缺乏了解,要想画好那是办不到的,尤其需要变形时,一定要在掌握了形体和形态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据说齐白石先生是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的。国画是一种视艺术,直观性显得很重要,而且中国画有一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理论,强调的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撷取,如实地描写对象。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去观察,不仅看到对象的部分,而且必须看到对象的全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画一点,看三点。这“三点”的意思,不仅是三点,而且要求多点,虽画局部,但要照顾到整体。古代画家画树也主张要绕树一匝,这也说明要从四面八方去观察对象的生长规律及精神实质。要远看其势,近看其质;首先看到大的气势,整枝的动态及其基本形体,然后深入细致地察看局部。近看、远看、局部看、整体看,这样反复加深物象的理解,才能抓住对象本质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抓住了特征,强调了特征,把非本质非典型的东西删掉,然后下笔,不仅能表现花的外部形态,而且能生动刻画出物象内在的本质精神。

4线描课程的教学方法

依据学习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把培养写生能力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对线描画“应物象形”能力的培养将会更有效果。

(1)刚开始,可以安排两天的时间进行间接的临摹学习,摹品范画主要来自国画优秀线描作品,教师要先为学生讲析这些作品,让他们明确将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在写生教学中,教师要作一定量的动手示范,以便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线描的技法。

(2)认真观察,观察物象的形和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若自己要画的是花卉,就先认识清楚花、蕊、蒂、苞、茎、梗、枝、叶、干的组织结构和特点,尤其是衔接处。能懂得如何进行观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3)局部写生,选择物象有代表性的部分并用线勾下来,回来后加以整理。初步练习绘画布局,运用线描技法完成作业。

(4)学会取舍,写生花卉,切忌自然主义。虽然学生在初学阶段,必须忠实于对象,但这忠实对象并非见到什么就画什么,仍需要艺术加工,把繁琐的东西删去,抓住其典型的、本质的东西;要懂得取舍提炼,移花接木的道理。因此,教学必须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概括、取舍,循序渐进。教师应指导化整为零,局部着手,先从树木、云水、山石、花草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5)加强对优秀传统线描的临摹学习,临摹是绘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人对大自然的一个认知和理解过程,所谓创作也是在临摹重组我们脑中所记录下的资源,但是如果绘画过程中如果缺少临摹这一基础学习的过程,那么可以说我们脑中没有积累,缺少对大自然的认知,那么在创作中必然力不从心。通过临摹可以继承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但继承也不能生搬硬套和一味模仿,我们学习传统应把重点放在学习传统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唐允明,陈荣,宋俊辰.我们的快乐生活――线描艺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2] 高松庐.中国画浅说[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

[3]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399.

[4] 杜曼华.工笔花鸟画[M].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上一篇:试分析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谈健美操课领操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