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围剿”氧化还原反应

时间:2022-09-27 09:09:30

氧化还原反应一直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因此,它一直

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

原性)的强弱,配平方程式及简单的计算等.那么,它在高考中有哪些考查形式?高考考查

的重点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

一、出现在离子共存问题中

例1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2―3

B.c(H+)=1×10―13 mol/L溶液中AlO―2、K+、SO2―4、Br―

C.Na2S溶液中SO2―4、K+、Cl―、Cu2+

D.pH=1的溶液中NO―3、I―、Na+、Al3+

解析 A项,在饱和氯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它将氧化

SO2―3,使之生成SO2―4;C选项会生成CuS沉淀;D选项,pH=1说明溶液为

酸性环境,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NO―3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而I―具有还原

性,故答案选B.

点评 这是一道2011年安徽高考题的改编题,题目涉及了具有氧化性的微粒

,如Cl2和(H+、NO―3)和还原性的离子SO2―3、I―,另外,具有氧化性的

离子还有Fe3+、MnO―4,还原性离子还有S2―、Fe2+.它们在考试中

也容易出现.

二、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

例2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FY=]2Fe3++3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FY=]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3[FY=]Fe3++2H2O+NO

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FY=]2Fe2++Cu2+

解析 A项铁与稀硫酸反应时,铁元素被氧化成Fe2+,A错.B项Fe3O

4溶于盐酸未被氧化.生成物中应有1/3的Fe2+,B错.C项化合价升降总数不等,即电

子得失不守恒,也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事实,应选D.

评析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离子反应的一种类型,在高考的中经常出现.近几年

来,高考对氧化性离子组合(H+、NO―3)比较青睐,尤其要注意其隐蔽性,NO―3本

身没有氧化性,但与H+相遇,就具有了强氧化性,相当于稀硝酸了.

三、出现在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正误中

例3 (2011年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 L 0.1 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个NA CCl4分子

D.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 B项,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含OH―的数目小于0.1 NA个;C项

条件和物质状态都不对;D项,1 mol Fe2+作还原剂,转移电子数目为NA个.答

案选A.

点评 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中,作为计算得失电子数目是常考查的

一种角度,它要求你清楚高中化学中所学的一些重要物质的性质,如氯气,我们都知道氯气

是强氧化剂,但1 mol的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并不一定得到2 mol电子,如它与水的反应,电

子转移的量为1 mol.还有过氧化钠,它在与水的反应中,也是既作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有2 mol的过氧化钠参加反应,电子转移数的量为2 mol.

四、出现在填空题、简答题中

例题 (2011年山东高考卷)利用反应

6NO2+8NH37N2+12H2O

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解析 在该反应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

还原产物,当1 mol的NO2发生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4 mol e―,故当转移1.2

mol电子时,则有0.3 mol的NO2反应,即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6.72 L.

点评 本题是2011年山东省高考化学题的一道填空题,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

应中电子的转移

数目,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它应算是高考对氧化还原反应考查角度中最重要的一个

角度或形式.要解答本题,你必须正确的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是谁,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又是谁,通过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然后求算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

下面,你再看一道2011年的上海高考题: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

若生成2 mol H3 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若将该反应设计成

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CD#3](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解析 在这个反应中,As2S3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剂,As2S3中

砷的化合价为+3价,硫的价态为了―2价,而产物中H3AsO4中砷的价态为+5价,硫的价态

为0价,故生成2 mol H3AsO4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2×(5―3)+3×[(0―(―2)]=10 mol.

因NO2为还原产物,属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生成的物质,故它在正极上生成.

另外,在无机化工流程题、物质的制备实验题中,在过程的中间也会出现实现物质之间的转

化,需加氧化剂的情况,如将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加入氧化剂Cl2或绿色氧化剂H

2O2等.

【作者单位:(225411)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中学】

上一篇: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两例 下一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学生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