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合理论的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7 08:43:44

基于竞合理论的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内旅游地之间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协同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旅游竞争和合作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竞合条件下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对策,以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竞合 中原城市群 旅游发展

旅游经济对区域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导致区域内一些旅游地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同时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也需要进行合作,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实现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合是竞争性合作,即竞争是前提,这种竞争是通过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各旅游地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其目的是推动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将局部对立变成更大空间范围的共存,在加强旅游地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强化和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美国的乔尔•布里克和戴维•厄恩斯特在其《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提出了竞合,直到近十来年才引入国内,但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管理上的运用,在旅游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陶伟等以竞合模式为理论,提出了如何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问题,张凌云等在旅游地空间竞争等方面进行了交叉弹性分析,陈良等以旅游地群落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区域旅游竞合发展问题。

城市群是有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关系,在特定的空间相互作用而组成城市与区域综合体。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从而形成一定的竞合关系。而城市群建设就是要放大这种功能,并尽可能使城市间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系统功能,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同时也鼓励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增强城市群竞争发展的活力。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而加快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各地之间缺乏合作和优势互补,内部竞争激烈,不利于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和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基于此,本文从竞合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问题,主要是在对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一体化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战略。

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现状分析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中原城市群人口4000多万,占全省的41%,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058.07亿,而中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GDP)为9330.79亿,占全省的61.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61元,远远高出全省3451元。城市群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2003年中原城市群构想提出至今,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其中旅游发展尤为迅猛,2007年,中原城市群旅游人次达到122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800亿元。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分析

一般来说,旅游地之间成为竞争者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相似的空间认知和大致相同的主要目标市场。中原城市群旅游区各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旅游企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各类景区的竞争。中原城市群自然景观的竞争,主要是山地景观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南太行景区的竞争、伏牛山景区以及嵩山景区的竞争,如南太行山自然景区数量很多,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云台山不断崛起并成为代表,而新乡、安阳的山水以及曾在20世纪80年代与云台山一同起步的济源山水景区,其中的王屋山和五龙口甚至比云台山更早为省内外所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云台山的阴影区内。焦作山水观光旅游的高速发展,对济源和新乡的山水观光旅游,不仅没有产生互动作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性作用,出现了较明显的同业“荫蔽现象”。在文化景观之间,主要是古都旅游资源、宗教景观等之间竞争强度非常大,属替代性竞争,主要表现为知名的少林寺、白马寺对其它同类型景区点的强烈抑制。郑、洛、汴三市的强势人文旅游资源,对其他地市人文旅游资源的竞争影响,也没有真正带动起许昌、新乡、漯河的人文旅游产业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合作分析

目前,中原城市群在旅游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2006年郑州和开封两市签署了《郑汴一体化旅游合作协议》,编辑了中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大了城市群之间的基础设施。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旅游体制问题,表现为管理职能的交叉和重复,各自为政,政策、法规、规范难以协调和统一,各地政府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盲目竞争,产品重复开发严重。

中原城市群实施旅游竞合发展的可行性

旅游区之间实现区域旅游竞合一体化发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要临近,交通条件要便利;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区有相似的主导旅游资源并兼有互补性,且资源的价值相当,均可容纳一定数量的旅游者;旅游区的知名度条件。旅游区的知名度要相当,或一个旅游区的知名度高,而另一个旅游区也已为一定数量的游客所感知和认可;旅游活动条件。旅游区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能给游客留下美好的旅游经历;客源基础条件。

(一)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条件

区域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导致竞争,同时也能成为旅游空间合作的基础。在同一区域出现的相似性旅游资源,如果将其置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之内,就构成了完整的旅游活动空间要素。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自然旅游资源。中原城市群的旅游资源优势十分明显,9座城市中有6座已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古都中河南占其三――商代都城郑州、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拥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三处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焦作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拥有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摇篮――少林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中原城市群竞合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个体差异性和总体相似性并存。总体来说,中原城市群背景下,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即以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兼备。同时,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又存在着差异和互补,这些差异性和互补性形成了中原城市群竞争合作的基础。中原城市群优越的资源条件,使该区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已经作为一个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而被游客认可。

(二)中原城市群旅游交通条件

要构建旅游空间合作体系,还必须借助于地区间便利、通达的空间联系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空间联系比较便利,首先表现在空间距离的相邻性上。其次表现在旅游交通发展水平上,区域良好的旅游交通是实现区域竞合条件的基础。而中原城市群内,九个城市大于我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大动脉的十字线上和交叉口处,交通发展水平较高,发达的交通网络也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竞合的形成。

(三)中原城市群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中原城市群的知名度较高,依托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区,客源市场的潜力巨大。中原城市群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旅游年总收入逐年增加,说明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是实现中原城市群竞合的又一有利条件。

(四)中原城市群旅游活动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中原城市群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基础开发了各类旅游产品,如观光度假、节事旅游、文化娱乐、专项旅游等产品,能够提供给旅游者质量较好、记忆深刻的旅游体验,“三点一线”已成为河南旅游的王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南太行山水、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以及节庆旅游产品开发都对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

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竞合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中原城市群空间竞争与合作是跨行政区域进行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竞争与合作的作用,旅游区内地方政府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没有地方政府参与的区域合作,不可能具备整体的协调能力。因此,构建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一体化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导,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以协调和统一不同行政区划的旅游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

(二)旅游产品错位开发战略

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中的各个层次的合作单元,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或相似性,且各自都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认真分析,结合各类合作研讨会、区域旅游规划协调、专家咨询论证等形式,可全面认识区域的整体特色和各地自己的优势特点。在进行旅游空间竞争合作时,结合各地的优势特点,实施旅游产品错位开发战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个单元的旅游发展潜力,扬长避短,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

(三)区域旅游企业的合作战略

旅游企业是旅游地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真正主体,虽说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宏观调控者,但具体的合作通常还是通过企业行为来实现的。旅游企业的合作,是推动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因此,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信息与利益共享。鼓励旅游区内的旅游企业相互投资,进行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采取融资、合并等手段,组建大型股份公司,目前中原城市群已经在此方面进行尝试。

(四)互为客源并联合开拓旅游市场战略

市场需求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动力。强大的客源流,必将带动强大的经济流,城市群内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输出地的旅游客源合作,是打造中原城市群旅游共同体初期的核心。通过联合开拓市场和区域内部输送客源,以实现整个区域的客流量增长,每个个体都会受益。市场开发和宣传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各旅游地要单独搞大规模的市场营销是力不从心的。即使有单个旅游地进行了大投入的市场营销,也很难获得预想的经济效益,而且受益的也是其所在的整个地区及相邻地区,且会出现个别旅游地搭便车的现象。因此,旅游联合促销要由政府组织,政府通过加大联合促销的投入,从而有效地调动其参加联合促销的积极性。

(五)实施旅游品牌战略

旅游业发达地区开发旅游的成功经验,是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和形成鲜明的旅游品牌,因此中原城市群旅游竞合发展也需要实施形象品牌战略。首先,树立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品牌形象,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口号,培育区域统一的品牌,可以塑造为“热情中原,厚重人文,秀美河山”的总体形象品牌,以及中原古都、生态伏牛山水、秀美北太行山水等区域产品品牌。其次,塑造区域九市的旅游品牌形象,各地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开封的旅游要以宋文化为品牌形象,洛阳以汉唐文化和自然山河为品牌,许昌以三国魏都文化为品牌,新乡以休闲山水旅游为品牌,焦作以山水和太极文化为品牌等等。最后,形成一批景区品牌,通过联合营销,实施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战略。为此要大力进行旅游联合宣传,可以通过广告、杂志、互联网等旅游营销形式,扩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从而实现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战略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莉.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一体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2.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3.樊志勇,孙冬玲.基于区域合作的无障碍旅游机制构建[J].经济管理,2007(15)

4.张兰霞.竞争合作理论[J].管理创新,2001(3)

上一篇:关于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管理者心理契约对饭店企业文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