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

时间:2022-04-04 07:57:32

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以旅游流为立足点,深入分析了旅游区域影响的机制(细分出3种基本环境机制)及空间模式(归纳出3种基本空间影响模式),并进一步将机制(Mechanism)、模式(Model)进行组合,形成旅游流区域影响分析的“M-M”基本效果矩阵,从而树立了基于旅游流及空间视角的旅游区域影响分析框架。最后对淮安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其在目的地区域旅游开发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流;影响机制;空间模式;“M-M”矩阵;淮安市

一、 引言

旅游区域影响一直是旅游科学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之一①②③(仅就国际而言,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正确评价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对于指导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旅游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用宏观经济学理念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结构影响这一层面上展开的④⑤⑥⑦;大多是针对目的地整体,而不是针对目的地区域内部的旅游流的。旅游流(即旅游客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空间属性的旅游地理学概念,也是构成旅游系统的神经中枢或纽带⑧⑨。它与旅游相关流(即与旅游流相关或伴生的信息流、资本流、货物流等的统称)共同构成了诠释旅游系统现象的旅游流概念体系⑩。以旅游流为对象和出发点,进行旅游区域影响研究,既是旅游流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方面,也是旅游区域影响研究的一个新角度。值得指出的是,“旅游流的区域影响”与通常所说的“旅游区域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后者主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强调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而旅游流的区域影响或空间效应研究,则更强调空间的分异与旅游流的空间格局及空间扩散模式密切相关B11,得出的结果更加具体和具有空间性,并在影响类型在空间的分布及其机制方面可以更加具体地分析和阐释。

迄今,尽管少数学者在旅游影响分析中对旅游流的影响也有所涉及B12,但将“旅游流”作为旅游区域影响研究的立足点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不多见。本文针对旅游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和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握旅游流的动态属性及空间分异属性,沿着“流的性质――空间分布――流的空间影响模式”的分析思路,对目的地区域内部旅游流区域影响的机制及空间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在旅游流及旅游区域影响研究上有所创新,并实践一种以旅游流(市场的空间维映射)为导向的区域旅游开发模式。

二、 旅游流的区域影响机制

1. 区域影响因子分析

旅游流之所以会对目的地区域产生影响或作用,主要是因为旅游流(即旅游客流)是一个“主观能动”的主体,其在旅游目的地所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伴随着旅游活动展开,资本流、货物流、信息流等旅游相关流应运而生,从而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产生区域影响或效应。显然,旅游区域影响产生的主体因子是旅游流,关联因子是旅游相关流,旅游流和旅游相关流 (concept-pairs,概念对B13)共同构成旅游流区域影响或效应的影响因子体系。同时,在影响因子体系中,各种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反馈机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B14。

2. 区域影响机理分析

显然,旅游流作为具有相当异质性的客体进入目的地空间,其对目的地区域的影响主要由自身的属性特征所决定,而旅游活动(如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等)则是区域影响产生的关键过程或手段。

旅游流的属性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向、流质、扩散势(propagation potential)等。其中,流量大小通常与效应强度成正比;流向受资源格局、行为规律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具有“趋高性、向丰性”等B15B16,它影响着空间效应的范围及方向,同时对目的地体系等级分化具有影响、促进作用B17;流质即旅游流在内部组成上的类型、构成(如消费构成、文化构成等),它影响着旅游活动中的旅游相关流(如资金流等),从而影响效应效果或强度;旅游流的扩散势,即其向外扩散的能力大小,影响区域联动效果及潜力,其大小可在以往引力模型及其变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解释B18B19。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则带动了目的地系统内部的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等的流动或转换,从而影响目的地区域空间。

可见,旅游流的属性及活动特征共同规制着区域影响,其空间分布及组合类型决定着旅游流的影响效果及动态趋势。而对于某一具体目的地区域而言,不同的旅游背景环境同样也会影响旅游流的活动、属性特征及其区域效应的发挥。鉴于此,我们考虑了3种典型旅游背景环境(自然发展状态、政府主导状态、市场主导状态),并对3种典型状态环境所对应的旅游流效应机制(自由态型机制、行政引导型机制、投资引导型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见表1)。这里的3种典型旅游背景环境是对旅游业发展主导环境的进一步细分与界定。这种划分既综合了旅游业产业特性、旅游业发展及其与外部支持环境的关系,也考虑了不同主导环境在影响旅游流效应发挥方面所产生的差异性的显著程度。其中,自然发展状态,是指在相对理想的无外部干扰、自然状态下的旅游发展环境模式;政府主导状态,是指政府直接干预较强的旅游业发展环境模式;市场主导状态,是指企业牵头、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旅游业发展环境模式。在3种不同的旅游背景环境下,区域旅游流空间效应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如下(见表1):自由状态下旅游流的空间扩散主要受地域旅游资源格局的影响,其空间效应特征具有较强的资源空间指向性;行政引导通常放眼于区域全局的最佳发展,其作用下的旅游流空间效应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市场投资引导下的旅游流空间效应则具有混沌规律下的复杂多变、波动强等特征,有利于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显然,不同环境状态下旅游流空间效应的发挥是有差别的,对于某一具体目的地而言,要使旅游流发挥最大的效应、实现目的地区域的最佳发展,必须结合目的地区域实际,营造、创建综合性的最佳效应环境。

可见,旅游流是分析旅游区域影响问题(包括区域影响系统稳定性、区域影响的空间差异及时间变化动态趋势等)的核心与关键;而旅游区域影响的本质和根本着眼点则是动态旅游流及其空间背景环境。

三、 旅游流的空间影响模式

就本质而言,本文旅游流的空间影响模式是对传统空间结构理论的应用、变型与发展B20。结合目的地系统空间格局及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及类型组合等B21,归纳出目的地区域旅游流空间影响的3种基本模式。

1. 网状等级扩散效应模式

旅游流在旅游集散地集聚,部分客流以集散地为接待服务地或中转地,流向周边目的地景区,形成一级扩散流;同样,一级扩散流在周边目的地景区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其中的部分游客会进一步向景区周边的次级目的地扩散分流,形成二级扩散流,以此类推,旅游流就形成了鲜明的等级扩散形态的流动。在比较成熟的目的地区域,旅游流线路可以发展形成具有多元回路的网络状结构。这种情况对应着空间结构相对复杂的旅游地域系统B22,旅游流的区域影响最为显著。

2. 据点式扩散效应模式

与等级扩散相比,据点式扩散效应反映了旅游流在结构相对单一的目的地区域的影响模式。这种情况下,旅游集散地通常既是地区旅游的中心,也是地区客流接待服务的中心。中心地景区难以形成过夜接待,景区间基本没有旅游流联系。旅游流的空间影响主要集中在集散中心地,而对腹地的影响、带动相对较弱。此现象可由旅游者中小尺度行为规律加以解释,在省域特别是市、县级中小尺度旅游地域比较常见B23。

3. 线型扩散效应模式

该模式主要反映了旅游流沿交通干线向沿线景区(点)分流扩散的效应形态。这种情况下,旅游资源主要沿交通干线分布,具有向交通干线集中的条带状空间分布格局B24。旅游流不断向沿交通线旅游景区扩散,形成了沿线条带状旅游地域扩散效应。这种线型扩散效应在带动线沿线景区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和带动交通沿线地域的发展,如客流在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扩散效应等。

四、 区域影响分析的“M-M”基本效果矩阵

上述3种模式本身反映了3种不同的旅游流区域影响情况,而随着旅游环境、影响机制(3种)的变化,每种模式又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会产生一种“机制(Mechanism)―模式(Model)”基本影响效果,即形成旅游流区域影响分析的“M-M”基本效果矩阵(见表2)。

当然,通常情况下,一个区域的旅游流“M-M”效果模式往往并非表2中所列的基本效果模式,而是基本效果模式拓展、重组出的一般模式,比如常见的行政引导与投资引导共同作用下的网状等级扩散效应模式等。显然,一般模式具有复杂、多样性(理论上可形成种情况)。在具体的分析实践中,我们应针对目的地区域实际,通过对旅游流效应的环境机制及空间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和调控,来寻求最佳的“M-M”组合模式,实现目的地区域的最佳发展。

五、 淮安市域旅游流区域影响实证分析

1. 区域旅游概况

淮安市地处苏北内地,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政府重视,全市掀起了旅游开发热潮,旅游业发展形势逐渐繁荣:三淮一体的城市大格局的确立有力促进了历史名城楚州(区)及整个大市旅游业的发展,以盱眙为代表的区县旅游发展形势良好,旅游的区域效应日益显著。

2. 数据来源及分析路线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年5月淮安旅游规划编制组所进的旅游市场调查问卷,如对“游客停留市县”等相关调查的统计分析等。此次调查在淮安市域各大景区(点)进行,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10份,能够切实反映2002年淮安旅游发展状况。另外,本文根据分析需要采用了《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资料汇编(2002)》部分客源特征数据及淮安市旅游局提供的2002淮安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等。

数据的统计处理主要采用SPSS软件。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揭示淮安市域旅游流体系的集散效应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线路为:

(1) 分析2002 年5月淮安客流主要客源地城市构成,反映淮安旅游流辐射范围。淮安市旅游流的发源地基本分布在省内大中城市及周边临近省市的主要中心城市(见表3)。

(2) 分析市域旅游流及旅游资金流的总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反映市域旅游流流量分布格局。2002年旅游统计数据显示B25,淮安国内旅游流总量不大(345.48万人次,远低于省平均772.17万人次,在省内倒数第三),但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于市区(196.6万人次,其中楚州区113.13万人次,占总量的32.8%)和盱眙县(67.22万人次,占总量的19.5%)(见图1)。

(3) 分析市域旅游流的主要集散地体系结构,揭示旅游流的空间扩散态势。淮安作为目的地整体来看,南京、连云港、扬州是其主要客流中转地(见图2)。市区、辖县作为独立目的地来看,其各自的旅游流转入结构(即中转地转入中心目的地的客流量的百分比结构)不尽相同(见图3):市区旅游流(图3-1)的覆盖范围较大,但缺乏高级别的客流转入中心;盱眙(图3-2)、洪泽(图3-3)、金湖(图3-4)、涟水(图3-5)等4个旅游区的旅游流皆以淮安市区为最大的转入中心,但4个旅游区之间的旅游流联系强度不大。

3. 影响效果及策略分析

(1) “M-M”效果模式及其引导调控

从机制背景看,市域旅游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政引导下的资源指向特征;从空间模式看,全市基本以低层次的区县据点式效应形式为主,相对成熟的区域性网状等级扩散效应基本没有形成(见图3)。可见,行政引导、资源导向下的低层次据点式扩散模式是淮安市域旅游流区域影响的主导“M-M”效果模式。克服区位阻力,调动市场要素,努力创建一个政府帮扶主导、市场运作,政府、开发商、游客及旅游地居民等多方积极参与的宽松旅游大环境,应是旅游非优区淮安今后工作的重点。

(2) 影响效果与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M-M”效果模式揭示了淮安市域旅游流区域影响的整体效果:总体强度弱,影响地域局部、零散,区域联动性差。此阶段旅游流对目的地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层次较低,负面影响通常也不严重。下面仅通过分析旅游流与旅游资金流的关系模式,来“简单”揭示旅游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实质(通常都是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

从全市总体来看,2002年国内旅游流总量为345.48万人次,与连云港381.85万、盐城378.87万人次相差不大;而旅游资金流17.91亿元,远远低于连云港的29.63亿元、盐城的27.64亿元。通过分析流质构成,可以发现,淮安客流人均停留天数1.33天/人、人均天花费467元/人天,均低于连云港的1.64天/人、544元/人天,盐城的1.64天/人、507元/人天。从市域内部差异看,市区作为市域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客源辐射较广,游客人均停留天数高于市平均1.33天/人,而辖县则以一日游居多,如盱眙人均停留仅1.04天/人B28。由此不难发现,以游览观光为主的客流目的及消费构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逗留时间增长,而以节庆为手段、形象为驱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在扩大淮安知名度、带来游客的同时,也暴露出淮安旅游在产品项目、接待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这才是造成淮安游客平均逗留时间短、人均花费低的根本原因。

可见,实施旅游品牌产品精品化工程,丰富品牌产品系列,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延长游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将现有客源优势转变为效益优势,是淮安市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另外,对外应加大对南京、扬州、连云港等近距离客流集散中心的培育和营销力度,加强区域联动,促进淮安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3) 空间效应趋势与区域旅游空间组织

旅游流区域影响分析的最大特征即在于其空间性。以旅游流空间集散为导向,揭示客流行为规律,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是旅游流区域影响研究的重要实践价值所在。

对旅游流实施动态监控,以市域旅游资源格局为参照坐标,充分发挥行政引导作用,淮安市应加强以楚州、盱眙为代表的各区县城区旅游节点的建设,提高各城区节点的旅游、接待服务及集散中转功能。同时应重点培植“市区(以楚州为核心)―盱眙”全市旅游核心发展轴线,以带动、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见图3)。此结论为淮安旅游“双核一轴、点轴扩散”的总体发展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B29。

六、 结论与意义

本文以旅游流为立足点,深入分析了旅游区域影响的机制及空间模式,并进一步将机制(Mechanism)、模式(Model)进行组合,提出了旅游流区域影响分析的“M-M”基本效果矩阵。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旅游区域影响研究在空间分析方面的不足,完善了旅游区域影响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体系。淮安实证分析表明,将本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不断向纵深层次发展的区域旅游开发实践,特别在贯彻市场导向(空间映射即旅游流导向)的开发理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淮安案例分析本身也为我国相对空白的市县级中小尺度旅游流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个案。当然,限于篇幅及研究的阶段性,本文仅为基于旅游流视角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树立了一个基本框架,不少具体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如旅游流时间变化的影响、空间效应模型的构建及基于GIS的区域影响动态监控;旅游流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重组过程的影响;旅游流带来的旅游相关流(着重于资本流、劳务流、商品流)的空间模式及区域经济效应等。

注释:

①〖ZK(1#〗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6.

②吴必虎. 中国旅游研究14年[J]. 旅游学刊,2001(1):17-21.

③张立生. 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3):82-188.

④Mathieson A & Wall G: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 Harlow: Longman.1982.

⑤Briassoulis H..Methodological issues: tourism input-output analysi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1, 18:485-495.

⑥Sasaki K Harada M & Morino S: Economic impacts of theme-park development by input-output analysis: a process toward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of leisure survice[J]. Manageing Leisure, 1997, 2: 29-38.

⑦史蒂夫・史密斯,赵丽霞. 探析旅游卫星帐户(TSA)的基本思想[J]. 旅游学刊,2004(2):16-21.

⑧Pearce, D.Tourism Development[M]. Harlow,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89.

⑨吴晋峰,包浩生. 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2002(1):96-101.

⑩张捷. 中国旅游/游憩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基金编号:40371030.

(11)黄泰,张捷等.基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研究-以江苏为例[J]. 人文地理,2003(2):49-54.

(12)陆林. 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J]. 地理学报,1994(3):236-244.

(13)同⑩.

(14)唐顺铁,郭来喜. 旅游流体系研究[J]. 旅游学刊,1998(3):38-41.

(15)同①:42-44.

(16)张红. 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人文地理,2000(2):56-57.

(17)黄泰. 旅游流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效应研究[D].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53-67.

(18)O'Kelly ME New estimates of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by linear programming[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4): 271-285.

B19Wilson AG.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s in Geography and Planning[M].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19)74: 63-75.

(20)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22-337.

(21)同B11.

(22)同⑨.

(23)同①:44.

(24)同B11.

(25)(26)江苏省旅游局. 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资料汇编(2002)[Z].

(27)淮安市旅游局. 淮安市旅游局统计年报表(2002)[Z].

(28)同(27).

(29)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江苏省旅游局发展咨询中心,淮安市旅游局. 淮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Z].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下一篇:引起饭店商务旅客不满的服务接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