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9-27 08:42:15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找准切人点,进行有效性教学,并且这些教学要结合书本内容与学生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了解掌握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和方法在社会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用途,数学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确实的脑力的艺术。有效的教学除了让学牛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外,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并有效促进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同时教师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当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把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融人其它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它来思考生活和以数学的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1.理解能力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吃透,理解到位,清楚所讲内容是认识、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个标准,否则就会出现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说了一堆,致使有效性差,而在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时,要使难点不难,抽象不难懂.例如,在讲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许多学生对推导公式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不理解,我在教学时就先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探究,求原点到直线x+y=2的距离,这样许多学生都能说出几种办法来解答,其中有一种就是利用等面积,还有一种是求两垂线交点的坐标,然后再给出一般情况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就教给了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大都是“一言堂”,学生没有亲自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无兴趣.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学生和课堂的角色都必须进行转换,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那么数学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和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

3.数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设问1:你能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a与a+π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吗?(此问起点太低)设问2:你能用圆的几何性质推导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吗?(此问起点太高,有点深不可测)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和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地合作学习,数学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能简单地写教案,而是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不仅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认知角度选择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更合理地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要更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认知有充分的准备,能随机应变,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数学教师还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学生合作学习

高中生的合作学习只有建立在个体之间“合作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它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处,再开始与小组中的同学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取得最大的效果。那么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做到:

(1)先学后讲。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新课一般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只有在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某些问题,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有专家研究得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理解程度呈金字塔形,而合作学习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一种学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三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学会了的不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或可以与同学合作可以解决的不讲;老师讲了但是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3)要及时反馈学生的不足,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同时更需要教师的及时纠正和反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章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3.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评价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信心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作为教师应不吝啬言词,要对学生大加赞赏,这样才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可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表扬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就说“你真行,棒极了!”这样下去,表扬就失去它的正面作用,使得有些学生思想会产生惰性,觉得自己“想一点,说一句”就可获得“超值”的嘉奖.不过一个人的成功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所以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下才更有价值。所以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4.课堂教学反思

每一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经常对每节课、每天的教学行为、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长久之后这些反思将变成教师个人的无形财富。

(1)反思课前教学计划:问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等.

(2)反思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等.

(3)反思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等等.

(4)反思自身专业的成长: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自己进步和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还有很多,如从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拓展等,这里不再一一阐释.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方法都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要深入研读教材,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度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志中.浅谈高中数学拓展性资源开发的拓展方向[J].内江科技,2009

[2]冯国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8

[3]陈彩堂,陈雪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9

上一篇:浅谈备课与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下一篇:优化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效果的几个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