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27 08:19:5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其满足施工质量标准,达到让用户放心和满意的程度十分必要。下面,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特点及有效路径进行分析,并就其有效控制路径作为重点内容展开探讨,以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实践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有效路径 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是构建建筑实体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将来的使用性能,是工程竣工后建筑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来加强项目质量十分必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因而影响质量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环境因素等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计划和预期的设计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调和这其中的种种因素,就涉及到了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有效控制,而本文就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阐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质量的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质量第一原则。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屠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第三,贯彻科学、公正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特点

上述内容提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施工材料、预先设计、施工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亦容易发生判断上的失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工序的交接比较多,其中不乏很多的隐藏工程,如果在检查的时候从实质做起,很容易被表面的产品现象给蒙蔽,将不合格的工程认定合格,在具体的检查时不能够将产品或项目进行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其质量,因而就需要利用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合理判断,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另外质量的控制还受到投资以及进度等的制约,通常投资比较大的工程进度较慢,相对质量要有保障,而那些投资小的工程由于进度的加快使得建筑物的质量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投资和进度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控制。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

(一)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之后,由项目经理部进行严密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对质量责任制层层落实,紧抓质量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实现三个环节,明确项目各部门责任,使其担负起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责任,以其工作的质量来为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亦是事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因此,首先应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网、标高、基准线、基准点的复测、复核工作,并对抄测计量进行如实填报,从而减少重复性劳动。为了能够对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及早的消灭,就应在绘制项目质量计划之前,由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来熟悉图纸,并同相关部门对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会审中应及时同发包人、设计人进行协商讨论,且应做好图纸会审的相关记录。

(二)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监理工程师或发包人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及变更要求,并在施工之前对各施工员工进行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在建筑项目开发之前,应进行测量控制方案的制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其加以批准,并将水准点引测结果、红线桩效核结果、测量控制方案上报项目经理部,待验收之后,方可开始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应对工程测量控制桩、水准点、红线桩等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禁止擅自对其进行移动。建筑的关键部位、标高及轴线应由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复核、质检员检查、测量人员测量,填报测量技术,并由监理工程是加以签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合理准确性。

材料的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亦是实现进度控制和造价控制的前提。第一,对材料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加以审核,在招标中,采用“选廉择优”的形式,来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并执行材料供应档案的建立;第二,建立材料储存、运输管理制度,表面材料的变质、损失。进入现场的构配件、材料及半成品应对其来源、交付场所、安装过程明确分类;第三,强化材料的检查验收,紧抓质量关,确保构配件、材料及成本的质量。

依据建筑施工的结构模式、施工工艺、技术经济及现场条件等因素,来合理配置现场施工机械,实现配套、综合的使用,从而使得机械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计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管、检查等细节加以明确,并要求计量人员严格地执行,从而确保工程所需计量器具同规定要求相符。施工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应依据程序规定对工程变更进行处理,待监理工程师同有关研究部门作出变更决定后,方可变更通知,进而开展组织实施。

(三)竣工验收阶段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待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必须进行最终的检查与实验。工程相关负责人应依据竣工材料要求对构件、材料、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及各类材料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实验检验资料等质量相关记录加以收集和整理,并按档案整理规范的执行规定进行整体归档。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来组织工程的生产、质量、技术等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检验评定工作。对于施工质量存在缺点的及时纠正,并待纠正后再次进行验证,以明确其符合性。在明确建筑工程质量同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相符之后,向监理部、发包人发出竣工报告,由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组织参与竣工的初验及验收,并同承包人签订建筑使用说明书、质量保修书等。

(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相关环境的控制

依据工程的特点及具体条件,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特别是施工现场,如高空作业、水下工程、土方工程及混凝土工程等,应进行季节性质量保障措施的制定,从而表面工程质量受到冲刷、干裂、冻害等的危害。此外,还应建立文明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环境,保证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有序、施工程序有条不紊、工作场地整齐清洁,从而为确保施工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总论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必要,从施工质量的原则和特点出发,就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环境控制四个方面来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敬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

[2]陈荣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J].科技风.2010.

[3]潘冬林.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

[4]尹万富.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高新技术企业.2009.

[5]陈兆阳.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原则和方法[J].华章.2009.

[6]丁智军.建筑工程质量公职流程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我们只是孩子绘制人生蓝图的调色剂 下一篇:大学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