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7 08:14:51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重要的一环,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动手能力出众,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应用电子类各专业课和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入手,剖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竞赛促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做出了一部分积极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 实践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9-02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面临的现状却是:高校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较薄弱,常常不能被用人单位认可。追本溯源,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是一个主要原因。学生们实践创新活动不能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实践教学占学生总学习时间比重依然偏小。如何改革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般高校在电子信息类的教学体系中,最初都是理论+实验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堂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做实验来加深印象。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有求,于是陆续有高校开出独立的实践环节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毕业生出现眼高手低,会做题不会做项目的尴尬局面。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体系健全,但层次划分不够细

在教学体系中分别设置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初衷是理论教学学习基础知识,实验教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实践教学综合运用,从而完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任务。但是实际执行中三个环节还没有完全打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理论教学条件问题还好,但是实验教学受师资、设备、学时所限,目前还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直接导致了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设计流程。

1.2缺乏适合我校情况的实验、实践指导教材

各高校实验设备的种类及型号也各不相同,所以电子信息类课程实践环节的教材也不大可能有一个通行的统一的版本。由于指导教材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各种设备的性能不大熟悉,相关操作也不太熟练,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多数学生对于专业没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知识点由易而难的思路制定,所以有很多相关的课程分散在各个学期进行,这样的安排虽然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循序渐进及构架的系统性。但是却无法使学生在单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完成较大规模及较高层次的综合应用系统设计,设计成果难以达到一个应用系统的要求。最终的结果是:由于缺乏有一定规模的应用系统设计的早期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兴趣缺失,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受到限制。所以,必须探寻一种辅助的实践模式,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时间、提供机会。【1】

2.改革的方向

2.1改革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推陈出新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这一目标,应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但是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直接由验证性实验跨越到设计性实验还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进行。

2.1.1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提前介入,在课堂上将验证性实验的一些基础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2.1.2增加过渡性实践环节。例如:在专业实习阶段,尝试给出某种方案,让学生改进该方案,或者给出几种方案,让学生分组实现,比较其优劣,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最终达到自主提出设计方案的程度。

2.1.3补充课程设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具有选修性质的综合实践环节――电子设计竟赛培训,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初期可以将这样的课程安排在假期,面向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后期扩大受众面。

2.2 搭建学科竞赛培训平台,夯实基础

适合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电子竞赛过少,只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几个有影响力的赛事,但是学生受限于现有条件,参与度不足,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不能普遍激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教学而言,竞赛效果一般。对于这一点,解决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去解决这一问题。

合理组织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专业科技竞赛,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院级别的、学校级别的专业竞赛。不断丰富竞赛内容,使竞赛难度有梯度,所有同学都能参加,提高学生科技竞赛的参与度、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校代表队输送大量的后备力量。

形成专业竞赛的传统,提高专业竞赛的水平,先与省级竞赛相对接,逐步提高至全国竞赛水准,争取更多的同学取得好成绩。

2.3 以竞赛促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竞赛,对往期竞赛题目进行解析,引导有能力的学生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钻研,并随时可以与任课教师交流答疑。任课教师也注意总结,有意识的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强调与竞赛相关的知识点。并且争取编写出合适的教材、讲义,逐步完善,使得教学内容可以为竞赛服务,反过来,竞赛题目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

2.4 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提升平台影响力

加大宣传力度,在校园内制作展板,一是介绍各个竞赛的情况,使学生对各个竞赛的侧重点,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了解,从而在学习相关课程时目的更加明确。此外,通过展示以往参赛成果,也起到可以提振士气、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的效果。

此外,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考虑通过网站/论坛这种学生比较熟悉的媒体同时进行宣传,提升平台影响力。

2.5 现阶段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辽宁赛区获得三等奖一项;在第七届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中取得了全国摄像头组二等奖一项,东北赛区摄像头组一等奖一项、光电组二等奖一项、电磁组三等奖一项。我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达内科技杯”电子应用设计大赛,多名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论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竞赛促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华.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 电子世界 2012年18期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2]黄果,吴恒玉,蔡莉莎.从电子设计竞赛角度探索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2,Vol.23,No.3.pp:82-84

[3]罗敏.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电子类实践教学的启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No.2.pp:69-70

[4]张新安,熊文元,包本刚.电子设计竞赛促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Vol.32 No.12.pp:78-80

[5]曾文波,劳有兰,韦文斌.搞好电子设计竞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Vol.22.No.1.pp:61-62

上一篇: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 下一篇:营造“主动·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