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9-27 07:13:05

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7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字学好了,读写有了基础,语文水平才能上去,当然,识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即使在高年级也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识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识字能力,教师就要把识字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课堂上的“语文味”才会芬芳暗吐,幽香袭远。

1 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展开联想

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字后,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联想法”,将汉字的音、形、义特征与儿童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加速识字的进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有些字学生容易犯减笔画或添笔画的错误,当教学这样的字的时候可以展开联想。例如,教学“寒冷”的“寒”字,开始学生可能出现漏写一横,把中间的部件写出“共”,怎样才能把这个字的字形记牢呢?笔者引导学生从字义入手。大家都知道“寒”是冷的意思,笔者用红色粉笔,在“寒”字的三横处描了一下,说:“宽大的每一横就代表一床被子,冬天天气太冷了,盖上一床被,人们还在打哆嗦,盖上两床吧,还是不够暖和,盖上三床被才不觉得冷哦。”这样通过利用汉字的笔画与某种东西相似的联想,形象生动地加以说明,学生记得轻松,记得牢固。后来,大家再也没出现象上面所说的错误了。又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级都有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笔者在教学中就抓住这一重要笔画,引导学生想象着微风吹来了,柳枝在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

2 通过比较以熟带生

在熟字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分析,提示生字与熟字的联系,可加快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帮助学生精确地感知字形,加强记忆。比如,要教学“慧”字,笔者板书“慧”字后,问:“在我们过去学过的字当中有哪个字跟这个字的字形很相似?”有同学很快联系过去学过的知识,找出“急忙”的“急”字跟“慧”字的字形相似。接下去笔者又问:“看看这两个字,你会发现什么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很容易找出“慧”字和“急”字不同的部分。学生对“急”字已经有了认识,便可集中注意力在“慧”字的学习上,只要记住不同的部分就能记住“慧”字的字形了,既减少了记忆的内容,又加深了记忆。在教学“鸟”时,学生懂得说:“老师,‘鸟’字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见东西就‘乌’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鸟’字和‘乌’字混乱。

3 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性

识字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识字兴趣的强弱。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识字教学的重心应落在汉字本身上,只有充分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笔者经常让学生就一些难记、易错的生字各抒己见,交流各自的识记“绝招”,彼此启迪,相互完善。因而,课堂上的创新的火花时时迸发,常给人意外的惊喜:自大一点就是“臭”;秦王想让秦国像“春”“秋”季节那样永存于世,就取两字的各一半,订国号为“秦”……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六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字,而是出示了一则趣味盎然的“汉字趣味对话”――“旦”对“但”说:“胆小鬼,还请什么保镖!”;“弯”对“湾”说:“几天不见,你敢下水游泳了?”;“兵”对“丘”说:“你截肢了?”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课的生字宝宝也有很多长得跟它们相似的“兄弟姐妹”,想一想,它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呢?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了生字表。经过小组合作,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作品――“尤”对“优”说:“嘿,找了个人天天陪你啦!”;“其”对“期”说:“哥们,你真有本事,竟然能跟月亮交上朋友!”;“它”对“驼”说:“兄弟,把你的宝马车借我用几天吧!”这一课的生字就这样在汉字的欢声笑语中被“消灭”了。

4 以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念儿歌、顺口溜的方法引导他们形象思维,帮助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从而突破精确记忆字形的难点。一些笔画繁多或字形相近的字,笔者就运用儿歌进行教学。比如教“碧”字,就念“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教“青、清、睛、情、蜻、请、精”,字形相近,我们念“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说声请,再换‘米’字多精彩。”这样,小朋友就能在轻松诵读中区分字形和字义了。又如,教“拿”字,笔者先问小朋友:“这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怎样才能把东西拿起来呢?”“原来要用手指合起来才能拿。”教“看”字,是用手遮在日上,干什么呢?噢,原来是在看。一般记住意思,这个字的字形也就掌握了。

5 大胆探索,归纳汉字的内在规律

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仅靠“浓厚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及时、经常地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找出生字的规律性。教学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归纳汉字的内在规律,自创实用的识记秘诀。在教学“候”和“侯”时,学生通过查字典和小组讨论,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除“时候”的“候”字中间有短竖(学生认为短竖是时钟的时针)外,其他的“候”族汉字中间都没有短竖,如“侯”、“猴”、“瘊”、“喉”、“堠”、“篌”等。一位学生受“候”族汉字规律的启发,通过查字典发现:凡读“shang”音的,“商”、“熵”、“墒”等,半包围结构内“口”上方都是“八”,除此之外类似结构的字,“口”上方都是“十”,如“摘”、“滴”、“嘀”、“嫡”、“镝”等。还有位学生总结了“彐”和“彐”的出现时机:凡有撇或竖穿过时,应写做“彐”,如“群”、“伊”、“事”、“唐”、“律”等,没有其他笔画穿过时,则写成“彐”,如“雪”、“当”、“急”、“慧”、“帚”等,总结出“你若打进来,我必冲出去”的识记口诀。这些规律和秘诀,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大大地提高了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效率。

上一篇:教师要多才多艺 下一篇: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