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时间:2022-09-27 06:12: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多样化、综合化的大趋势。必须寻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念;遵循原则;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中国分类号:G621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责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中基本的、重要的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典型代表,因为该课程实行全国统编教材,故而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笔者以此课程为依托,结合长期教学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用创新的方法手段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尽快理解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素质,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念

创新教学基本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核心。教学基本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我们要树立树立多元文化观念,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独立人格,尊重其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和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研究其身心特点,关系和维护其切身利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教学基本理念而言,无论是建构主义还是面向21世纪的“以人为本”教育观念,都不约而同的将“以学生为本”作为其教学基本理念的核心,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会更有成效,顺利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在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改革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在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既关注学生,又要关注教师。

2.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关注社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研究教学方法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摆脱固有模式的限制,结合具体教学活动,创新出更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贯彻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要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遵循以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提炼一些典型的人物与事件,将其浓缩成一个个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这些案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融会贯通有关的原理,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学应以两个“实”为基础:一是“史实”,要还原历史原貌,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思考;二是现实,要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案例,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学。

2、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发言要少而精,点到为止,把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若教师发言过多,学生就没有主动性了;若教师一言不发,讨论就会放任自流,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最后的点评总结上,对学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应予以肯定,对模糊或错误的观点要予以纠正,同时阐明自己的观点。

3、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形式,使学生走入拓展性教学空间――社会生活,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辩论,演讲,读原著,谈体会,写学习点滴、小论文,观看电视片;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的现实,并完成调查报告;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

4、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动态视频、动画片、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恰当地运用多媒休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现生动的历史与现实镜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同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托课堂、粉笔与书本的单调、枯燥、死板的缺陷,运用红色经典、革命故事能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5、“讲授式”教学。讲授法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现象、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本理论教学和对社会历史、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概括,这些偏重于介绍、分析和阐述,所以适合采用“讲授式”教学。此方法重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这里讲授教学绝不是脱离实际,纯粹的讲理论,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所要阐述的理论与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志宏主编,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石云霞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于明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上一篇:培养学生快乐弹奏吉他 下一篇:做好班级工作要爱其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