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费用―汇兑差额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

时间:2022-09-27 05:45:36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

作者简介:赵晓蕾(1981-),男,山东泰安,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本科。

摘要:本文以分析形成“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的外币业务的性质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财务费用-汇兑差额”在现金流量表的列报问题。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财务费用;汇兑差额;间接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的相关规定,企业进行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时,对于外币交易金额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差额可在“财务费用”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汇兑差额”反映。企业通常在对外币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项目按照期末即期汇率进行调整、结算时以及外币兑换过程中形成“财务费用-汇兑差额”,本文分别对上述三类业务中形成的汇兑差额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在现金流量表的列报。

为更便于我们理解、分析,本文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均假设甲公司在某会计期间内仅发生此一笔案例所述的业务,且不考虑与该笔业务相关的结转成本、税金等任何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下将此假设简称为“特殊假设”。

一、外币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项目,在期末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形成的汇兑差额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分析

例1: 2013年10月1日,国内甲公司向国外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货款为80 000美元,尚未收到货款,当日汇率为1美元=6.09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相应会计分录如下:

(1)借:应收账款(80 000×6.09)487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87 200

假定2013年10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13元人民币,则甲公司在2013年10月31日按照即期汇率调整的会计分录如下:

(2)借:应收账款80 000 ×(6.13-6.09)3 20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3 200

对例1所述业务,如何在现金流量表中进行填列?分析思路如下:在“特殊假设”下,由会计分录(1)、(2)可以得出,甲公司的10月份净利润为490 400元,而其在此期间无任何现金流动。因此,在其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对此笔业务无需做任何反映。但是,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490 400元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需要通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相关项目中扣除490 400元才能实现。此时,有以下两种调整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扣除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490 400元(汇兑差额3 200元所引起的应收账款的增加也视为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另一种方式是先通过“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扣除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487 200元(汇兑差额3 200元所引起的应收账款的增加不视为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然后再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将此汇兑差额3 200元扣除。

例2:甲公司于2013年8月6日,从国外的丁公司购入货物一批,货物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将其作为原材料核算。根据合同,货款共计1 000 000美元。甲公司拟2013年9月25日一次性付清全部货款。2013年8月6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17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相应会计分录如下:

(3)借:原材料6 170 000

贷:应付账款(1 000 000×6.17)6 170 000

假定2013年8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18元人民币。则甲公司在2013年8月31日按即期汇率调整的会计分录如下:

(4)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0 000

贷: 应付账款1 000 000×(6.18-6.17)10 000

在“特殊假设”下,甲公司在2013年8月的净利润是-10 000元,而其在此期间内也无任何现金流动,因此,在其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对此笔业务无需做任何反映。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10 000元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需要通过“存货的减少”项目将存货的增加额6 170 000元扣除。另外,需要通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将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额6 180 000元加回,或通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加回 6 170 000元,然后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将此汇兑差额10 000元加回。

如果将例2中的“甲公司将其作为原材料核算”改为“甲公司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其他条件均不变。则甲公司进行的相关会计处理只需将会计分录(3)中的会计科目“原材料”改为“固定资产”,其他均不变。在“特殊假设”下,由于此期间内无任何现金流动,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也无需做任何反映。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10 000元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有两种调整方式:一种方式是将此汇兑差额引起的应付账款余额增加的10 000元视为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额加回;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将此汇兑差额10 000元加回。由于此笔外购固定资产业务属于投资活动,所以,2013年8月6日形成的应付账款6 170 000不属于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例3、甲公司2013年1月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借入500 000欧元,利率6%,期限为6个月,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8.2元人民币。假定借入的欧元暂存银行。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5)借:银行存款( 500 000×8.2)4 100 000

贷:短期借款( 500 000×8.2 )4 100 000

假定2013年1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8.6元人民币且公司已将借入的欧元全部购买货物(即无欧元银行存款)。则甲公司在2013年1月31日按期即期汇率调整的会计分录如下:

(6)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00 000

贷:短期借款500 000×(8.6-8.2)200 000

在“特殊假设”下,甲公司2013年1月的现金流量表主表筹资活动“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应填列4 100 000元。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200 000元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需要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将汇兑差额200 000元加回。

综上,外币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项目按照期末汇率调整形成的汇兑差额,其虽然使资产负债表相关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项目的期末余额发生变动,但是并未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因此,在分析填列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相关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此类汇兑差额的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此汇兑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影响企业当期的净利润,但是并未引起企业当期现金流量的变动,因此,在间接法下需要通过“财务费用”或“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等项目将此汇兑差额从净利润中予以扣除或加回,以保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此汇兑差额在两个及以上项目中重复扣除或加回,只需在一个项目中反映,且应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的处理方式。

二、外币兑换形成的汇兑差额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分析

例4:接例1,甲公司于2013年11月5日收到货款8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14元人民币,公司于收到货款当日结汇,中国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6.12元人民币。则甲公司此外币结汇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8)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80 000×6.12489 6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 600

贷:银行存款-美元80 000×6.14491 200

例5:接例2,甲公司在2013年9月25日从中国银行购汇1 000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6.12元人民币,中国银行美元现汇的卖出价是1美元=6.13元人民币。甲公司购汇后拟于当天向国外的丁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则甲公司在购买现汇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9)借:银行存款 美元(1 000 000×6.12)6 12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0 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 000 000×6.13)6 130 000

例4、例5中的汇兑差额分别为1 600元、10 000元,其均属已实现的汇兑损益,且使甲公司在当期的现金流量发生变动。例4中甲公司将外币结汇属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5中甲公司兑换外币的目的是用于支付购买原材料(属于经营活动性质)的货款,所以,应将此类汇兑差额计入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另外,由于此类汇兑差额既影响当期净利润,又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故间接法下无需要对此类汇兑差额进行调整。

如果例5中甲公司向国外丁公司支付的货款是固定资产采购款,而不是原材料采购款,则甲公司兑换外币的目的是用于支付购买固定资产(属于投资活动性质)的货款,此时,应该将此汇兑差额10 000元计入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另外,由于此汇兑差额既影响当期净利润,又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在“特殊假设”的基础上,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10 000元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需要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加回此汇兑差额。

如果例5中甲公司在2013年12月1日从银行购汇1 000 000美元不是为了及时付清货款,仅仅是为了规避汇率的变动风险而进行的外币兑换,假设兑换后的外币1 000 000美元仍然由甲公司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此时,应将该汇兑差额10 000元在现金流量表主表“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下反映较为合理。相应地,在间接法下,也需要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加回此汇兑差额。

综上,外币兑换过程中产生的汇兑差额,需要根据外币兑换的目的进行判断,将其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等具体项目下,在此基础上,再确定间接法下是否对该汇兑差额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式。

三、外币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结算形成的汇兑差额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

例6、接例1,甲公司在2013年11月5日收到货款8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14元人民币。则甲公司在2013年11月5日结算外币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11)借:银行存款(80 000×6.14)491 20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800

应收账款(80 000×6.13)490 400

此外币结算时形成的汇兑差额800元增加了甲公司销售商品所收到的现金金额,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分析填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时需要考虑此汇兑差额的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此汇兑差额既影响当期净利润,又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在“特殊假设”的基础上,在间接法将净利润800元调节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491 200元时,需要通过“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加回490 400元,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加回800元。

例7、接例2,甲公司在2013年9月25日一次性向国外丁公司付清1 000 000美元,2013年9月25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12元人民币。则甲公司在2013年9月25日结算外币应付账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12)借:应付账款(1 000 000×6.18)6 180 00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60 000

银行存款(1 000 000×6.12)6 120 000

此外币结算时形成的汇兑差额60 000元抵减了甲公司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金额,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分析填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时需要考虑此汇兑差额的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此汇兑差额既影响当期净利润,又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在“特殊假设”的基础上,在间接法将净利润60 000元调节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6 120 000元时,需要通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扣除6 180 000元,再通过“财务费用”项目加回60 000元。

如果例7中甲公司向国外丁公司支付的1 000 000美元是采购固定资产的货款,此时的汇兑差额60 000元则抵减了甲公司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金额,使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变相地增加60 000元,同时没有引起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因此,在“特殊假设”的基础上,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60 000元调节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0元时,需要通过“财务费用”项目扣除汇兑差额60 000元。

综上,外币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负债项目结算形成的汇兑差额,因其属于已实现损益,通常会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因此,要在对汇兑差额引起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业务性质(经营、投资、筹资)分析的基础上,填列现金流量表主表,并据此确定间接法下是否对该汇兑差额进行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式。

通过以上三类产生汇兑差额的业务的具体分析,说明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只有明确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形成的原因、性质及其对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影响,才能将其在现金流量表中正确列报。(作者单位: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GIS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法观念漫谈